「37、38、39⋯⋯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一轉眼就要40了,我的人生好像一事無成,動彈不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播出後一路廣受討論的2019爆款台劇《俗女養成記》,女主角陳嘉玲的這段內心獨白,直接命中所謂「大齡剩女」的痛點-離家打拼多年,期望活成他人眼中的淑女,但面臨四十大關,事業、愛情、人生依然徬徨⋯⋯。
《俗女養成記》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全劇近半以上是台語對白,是金鐘視后嚴藝文首執導演筒的一鳴驚人之作,由金馬影后謝盈萱主演,描述六年級台灣女性的成長史,笑中帶淚的寫實情節,讓這部播出前並未大肆宣傳的電視劇,在公認為台劇大爆發的2019年殺出重圍,口碑收視雙贏!
支撐《俗女養成記》亮眼成績的,是嚴藝文活躍於劇場和戲劇圈十多年之後,孤注一擲的決心,身兼製作人的她,從選材、編劇、到導演一手包辦,明知會賠錢,還是拿著母親的房子向銀行抵押,並投入多年積蓄才還清貸款。
問鼎金鐘卻陷瓶頸創作劇本力拚轉型
嚴藝文就讀台北藝術大學劇場研究所時就開始演戲,一直以演員身分為人所熟知,2015年她以《天使的收音機》裡的媽媽角色,奪下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但封后的壓力卻讓她陷入了長達二年的低潮期,不斷想迎合別人期待的結果是搞得自己身心俱疲,「感覺好像努力得了一個獎,卻得花更大的努力去證明你值得。」
好不容易擺脫「金鐘魔咒」,嚴藝文又面臨大家都想找她演媽媽的難題。她本身其實不排斥母親的角色,「但如果這個媽媽角色在劇中只是一種功能性的存在,我也不知道怎樣才能演到讓大家驚喜?」
在反覆思索之中,原本就喜歡寫東西的嚴藝文開始提筆創作劇本。她以熟悉的影劇圈為背景,虛構了一個女演員在獲得影后頭銜後,失去演戲能力的故事,然後就入圍了文化部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雖然最終未得獎,但已足夠燃起嚴藝文轉型幕後的信心。
寫給六年級女生的故事
江鵝的散文《俗女養成記》,是嚴藝文的導演男友陳長綸推薦的,當天晚上她一口氣把書看完,過程就像在洗三溫暖,「江鵝的文字最厲害的地方,是讓人大笑的同時,心裡卻酸酸的。」當下,嚴藝文決定要把這本書改編成劇本。
嚴藝文連絡上江鵝,江鵝欣然同意把作品交給嚴藝文改編,但婉拒加入編劇團隊,因為她認為編劇是很專業的創作,自己未必可以勝任。嚴藝文很欣賞這樣的個性,「江鵝就像《俗女》裡的陳嘉玲,繞了一圈之後終於放過自己,懂得衡量做一件事的痛苦與快樂,然後取捨。」雖然不是編劇,江鵝卻一直是團隊不可或缺的謬斯女神,她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職場點滴,轉化成劇本的養分,所有劇中人的名字也都是由江鵝親自命名。
但散文不像小說,沒有主角、沒有故事脈絡,對編劇經驗尚淺的嚴藝文是不小的挑戰。一開始,她跟兩位六年級女生黃馨萱和范芷綺一起,彼此分享女人心事,勇敢寫進劇本裡;後來謝盈萱決定接演女主角,再加上原作者江鵝,變成了五個六年級女生透過聊天梳理自己的生命經驗,共同煉出了一個女魯蛇和自己和解的故事。
《俗女》每集都有一個主題,是非典型的連續劇結構。嚴藝文也曾嘗試照專家或編劇工具書的建議,在每集設計鉤子(Hook)勾引觀眾、埋下伏筆、創造角色衝突,可惜功力不足。於是她轉而從原著中找出有感的主題,如說謊、性禁忌、重男輕女、升學壓力、望子成龍…等,再根據大家分享的生命經驗延展出劇情。雖然電視劇的情節和原著已經不相關,但嚴藝文還是努力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和氣味。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看《俗女》,常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了,為什麼哭了,甚至看得邊哭邊笑,出奇地療癒。而在《俗女》收視爆紅後,找嚴藝文談女性成長議題的演講、座談邀約紛沓而至,都被她一一拒絕了,「因為我拍的不是一個勇敢追夢的勵志故事,也不是大張旗鼓宣揚女性主義的電視劇;相反的,《俗女》只是一部希望觀眾在哭過、笑過之後,明天起床繼續過日子的小品。」
碰撞中相互包容包容中抵達和解
嚴藝文出身傳統家庭,期待女孩溫良恭儉,長大之後在老師、或公務員兩種職業中二選一,然後「嫁好尪」;身為老大的嚴藝文,也一直乖乖地照著父母安排的路走,「我小時候在家很安靜,不敢頂嘴,爸媽都覺得我沒叛逆期。」
嚴藝文不是沒有叛逆期,只是叛逆期來得比較晚。就讀基隆女中時,嚴藝文為了克服害羞的個性加入戲劇社,意外激活了她的「戲」胞,之後更偷偷報考了當時還是獨立招生的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媽媽得知後氣到甩她好幾個巴掌,爸爸也大抓狂,甚至動員住在花蓮的奶奶北上苦勸。最後嚴藝文落榜,按爸媽的心願讀了公共行政系,親子間的衝突暫告一段落。
唸到大四,嚴藝文再接再厲準備報考北藝大研究所,因為上次落榜的經驗,嚴爸爸篤定認為女兒考不上,放話如果嚴藝文考上,就幫她付學費,「沒想到我竟以最後一名被錄取,我爸臉都綠了,哈哈哈。」
不過,圓夢的歷程總是艱辛的,剛開始參加劇場演出的嚴藝文,年收入只有18萬,爸媽看到她的報稅單簡直不敢置信。即便如此,嚴藝文從未想過打退堂鼓,「爸媽看到我那麼堅持,明白我是真心喜歡演戲,就不再反對了。」
嚴藝文在戲劇界逐漸闖盪出成績後,有次陪父親爬山,聽到父親跟山友驕傲地介紹自己的女兒在當演員時,「那一刻我終於確定,堅持是對的!」
帝后級好友相助演出台劇生命力
頭一次當編導、製作人,嚴藝文不只舉債拍戲,甚至動用了所有人脈,請來台灣一眾帝后級的戲精,不計酬勞和戲分參與演出,為每個角色貢獻了教科書級別的精湛演技。
例如三座金鐘獎得主王琄飾演嘉玲未婚夫江顯榮的媽媽,只用了一場戲,就把一個難搞的婆婆刻畫得入木三分;客串陳家小叔叔的金鐘視帝吳慷仁,更為了這個只有兩天戲份的角色苦練台語,創下高收視率。還有導演級別的徐譽庭、鄧安寧、葉天倫也在戲中客串演出面試官、甚至法會人員的角色,讓觀眾直呼驚喜。不過,「人情只能用一次。」嚴藝文嚴肅地說,台灣影視產業需要更健全的環境,才能讓這群優秀的從業人員無後顧之憂地盡情發揮。
這輩子很短沒時間再去討厭自己
有笑有淚的《俗女》叫好叫座,完結篇播出後,不少觀眾紛紛敲碗要求再推第二部。嚴藝文目前還在觀察評估中,畢竟要超越第一部是個大挑戰。
這樣算轉型成功了嗎?嚴藝文還不敢肯定。過去當演員時,難免被人秤斤論兩的檢視,給嚴藝文造成不小壓力,甚至被自己半夜磨牙聲嚇醒;如今,她把重心轉到幕後,雖然壓力未減,終於不再被品頭論足。
人生走到了四十歲,嚴藝文終於領悟生活不是只有我行我素、或符合社會期待這兩種選擇,最重要的是多接受自己一點,為自己更勇敢一點。
「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夢又醒過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你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你自己。」這就是她想藉著《俗女》告訴所有女生的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俗女養成記》主題曲:一人一半(歌曲版權 / 旺福)
【本文經《
臺北文創—名家觀點》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