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在需要時,才聯絡我的朋友—「利用」與「好意」的差別

▲只有和男友分手後,才會聯絡我的前輩。(圖/Shutterstock)
姊妹淘-2020-03-13 19:00:28
▌只有和男友分手後,才會聯絡我的前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寶妍最近的心情相當低落,因為有一位平時都無消無息的前輩,只有在和男朋友分手或心情鬱悶時,才會跟她聯絡。如果兩人是經常見面的朋友關係,寶妍還可以直接對她發脾氣,但是偏偏兩人一年才見兩三次面,要是連前輩這寥寥可數的聯絡都不回應,恐怕這段關係就會如此斷了,因此寶妍也不敢直率地說出不滿,只能默默隱忍。直到獨自承受委屈的寶妍,遇見了同樣遭到那位前輩如此對待的晚輩。

「姐姐,你太善良了,還是你捨不得斷了這段關係?我也和那位前輩見過幾次面,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就一刀兩斷了。你知道那位前輩怎麼說你嗎?她說你是LPG。」
「LPG是什麼,跟路上的LPG加油站有關嗎?」
「嗯。她說你會好好傾聽(Listen)她說的話,讓她的想法變得正面(Positive),所以每次跟你見完面,就會擁有美好的一天(Good day)。」
「她這樣說是什麼意思呀?聽起來像是稱讚我,又好像不是。」
「這是哪門子的稱讚,她這是在利用你啊!那位前輩親口說,當自己過得順利或幸福的時候,就沒必要和你碰面。難道她是把你當成她的心理治療師嗎?」
「原來我只是一個為她打氣的加油站啊!我又不是為了讓她這麼說,才聽她傾訴五、六個小時,甚至還買酒給她喝的……」

▌你是不是被人「利用」了?

在人際關係中,到底什麼是「利用」呢?我們經常說:「我今天又被某人榨乾了。」
但是天天把這句話掛在嘴上的人,當被問到他為什麼這麼想的時候,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這是因為我們向來只會感到自己被利用了,卻不曾好好思考過具體的情況或相處模式。
你可能會如此想:
「我總覺得他讓我感到不舒服,但又說不上來。」
「回顧過去,我不能說自己是被他利用了,但也不是真的沒被利用。」
當我們想安慰、鼓勵一個低潮的人重新站起來,必然會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

只要你跟對方見過一次面,就足以令人心力交瘁,安慰他人正是如此辛苦的事。各位是否有過為了「讓對方好過」,導致自己心神耗弱的經驗?就算只有一兩次也好,如果相同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那麼你最好有所覺悟,盡快結束這段關係。
許多人正經歷與寶妍一樣的事。問題是,他們分不清楚自己是被對方利用了,還是只是自己太敏感。因為這些事,並不像自己的錢包被對方偷走一樣,是明確可見的犯罪事實。

在彼此互動時,如果你心裡忽然浮現「我是不是被利用了?」這句話,請立刻保留這個質疑。
其實不管答案是否為真,最重要的是,你心裡正感到不舒服這個事實。
就算你不能當場質問對方,至少也要認知到「他不應該這樣對待我」。

要是當時你心中的不滿沒有當場獲得解決,日後你們見面時,你心中肯定會懷有更強烈的憤怒:「你那時竟然利用了我?」如此一來,你不但會失去這個朋友,長久的情誼也就此結束,你甚至可能會責怪自己:「我怎麼連交朋友這種小事都處理不好,最後竟落到這般田地。」
但是,這對我們而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雖然每個人情況不同,但是要調適好自己的心情,以及和這段關係的距離,仍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可能長達四五個月。有時我們若因此過於傷心,甚至會導致自己的人生暫時陷入停頓。

▌就算被利用,也不要意氣用事

如果各位有遇過上述案例中類似寶妍的情況,像是自己曾被人利用,或是正經歷這樣的事,希望你先好好思考「促發效應(Priming effect)」和「判斷時機」。
在認識利用的本質前,我們先來了解「利用」一詞對人們的影響力。請你仔細想想,還有沒有其他詞彙像「利用」一樣,在感受到時會瞬間令我們憤怒。
在心理學用語中,有所謂的「促發效應」,指的是之前出現過的刺激,會影響人們對下一個刺激的反應。如果在之前的互動中,對方曾讓你出現「我是不是被人利用了?」的想法,你會開始受限於這個想法,那麼未來對方再怎麼真誠以待,你也難以接受他的親切與真心。甚至可能全盤否定對方,懷疑對方只是看上自己的利用價值。

寶妍也會出現相同的情況。聽完晚輩的話後,她或許會想著「自己被當作前輩的情緒垃圾桶了」。她可能因為難過而當場封鎖對方的KakaoTalk。但是各位最好立刻停下這個舉動,並審慎思考這個問題:你是不是因為促發效應,導致自己和前輩相處過的美好時光也全都黯然失色?
其實在看診時,我都會告訴患者「不要意氣用事」,要他們先靜下心來。比起在情緒爆發時因衝動而做出決定,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讓你自己確實清楚「這是我經過一番思考後才做的決定」。這並不是要你忽視個人感受,而是在尊重自己感受的前提下,理性採取行動。當然,這也是為了保護自己。

所以,在我們評估自己「被人利用」的問題時,也要思考自己「沒被利用」的時候。除了眼前「被利用」的事實外,我們對於彼此間過去相處的「關係質量」,也要平心而論。
如果過去彼此共度美好的時光較多,那麼你最好坦白地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對方,讓你因為感到被利用而不舒服這件事當下立刻獲得解決;如果你認為彼此共享的美好回憶並不多,之後再做出決定或採取行動也不遲。

文/成裕美

本文出自《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拒絕別人對你的傷害,找回關係主體性的關係心理學》三采文化出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調中心

  • 網友呼籲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你支持嗎?

    支持,虐童致死唯一死刑,才能有效嚇阻。
    反對,威權時代才有唯一死刑,法治國家還是應讓法官有量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