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表演工作的人,總是有某種倔強,哪怕他們的外型讓人看不出來。走進專訪間,我看見了姚愛寗,瘦削身軀,蒼白的臉,睜著不成比例卻無比靈動的大眼睛,俏皮地自我介紹:「妳可以叫我pipi!」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翻開姚愛寗的演員履歷,舉凡《共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帶我去月球》等等,其角色人設多數和「學生」脫不了干係,不過這回在新作《為你存在的每一天》裡,她飾演智能遲緩的母親一角,總算脫下「少女」的外衣,讓她大呼過癮,並感謝導演的信任。
她跑了各家教養院與啟智學校,陪著遲緩兒們玩耍、變魔術、做饅頭,從旁觀察他們的各種樣貌,
「他們的智力多數停留在五到七歲,個性很像小孩,很單純跟天真,我很感動,所以想把這種美好的特質帶進電影裡。」她回憶在教養院看到一個小孩,從早到晚都在努力挖鼻孔,「我覺得他好可愛,完全沒有防備,也不怕別人看,滿羨慕的。」
《為你存在的每一天》看似講述母女情,但母親患有智能障礙,於是電影看來反而像是兩個小孩在互相照顧、支撐著彼此。現實生活沒當過母親,姚愛寗進入角色的方式全靠想像,
「我是用『小孩養寵物』的心情去思考角色的。」她說:
「小孩對寵物的愛,就是每天想跟他玩,會想保護他不被欺負,是很純粹且笨拙的去愛。」
她私下有一隻名為「兔寶」的兔子,養了九年,講起兔寶滔滔不絕,渾身閃著母親的光,她笑說有把對寵物的愛放進電影裡,「我會跟我家兔寶說話,即使他不理我,朋友如果不理我,我會生氣,但兔寶我不會。
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愛,哪怕對方不在乎你,你還是勇敢付出。」
喜歡小孩跟動物,姚愛寗卻是不婚主義者,「我沒有很想結婚,但我不曉得這個觀念未來會不會改,兩人關係開心舒適就好,結婚好像是一個手續,不是很必要。」她享受藉著演戲體驗當母親,現階段只想維持現狀。
看似嬌弱的姚愛寗很有想法,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有時甚至會過度要求自己,這種對任何事都很「用力」的態度,源自於從小的「不安全感」。
學生時期數學考80分,她沿途哭著回家,羞於啟齒告訴家人,
「我講不出口自己想考100分。」;出社會後,某場戲被工作人員誇讚演得很好,她內心想法卻是
「我明明可以更好」。
「以前演到了90分,我會很執著那個失去的5分,很緊繃,也沒有比較快樂。」
直到邁向30歲,她領悟到世界上沒有所謂「完美」,而追求完美背後的內心意識,其實是一種「慾望」。
「追求完美是沒有止盡的,哪怕你都頂到100分了,假設有那個慾望在,你就會永遠覺得不夠,那種心態不是對的。」
她說,要把慾望除去、盡力享受當下,人才會自在。
「這觀念要感謝我現在的表演老師,是他觀察到了我的『用力』,」姚愛寗表示:「他有發現我的不自信跟不安,他甚至還發現我會想要隱藏自己,他告訴我要拿掉這些東西。」
在演戲的道路上,姚愛寗內在覺知不斷啟動,除了學習拿掉追求完美背後的不安和欲求,她也漸漸變得樂觀,
「我以前很悲觀,我會去想『為什麼我要活在這世界上?』,覺得自己很沒有意義。」透過演戲和關注環保、同婚議題,她開始在信念中得到力量,也用這份力量去幫助他人。
「我發現我可以發揮我微小的力量,去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有粉絲受她影響,開始使用環保杯跟環保筷,也有罹患憂鬱症的好友,因為她的陪伴和鼓勵而走出陰霾,事後寫信感謝她,聊到這些點滴,姚愛寗忍不住落淚,
「我會想好好照顧自己,才可以有更多力量去關懷身邊的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我專頁陪我聊娛樂圈大小事:
奶媽Naima
我的
IG:
奶媽Na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