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是說「不知道」嗎?藏在這三個字背後的祕密

▲有時可能是因為害怕自己的觀點不被認同,所以用不知道來取代自己想表達的真實想法。(圖/Shutterstock)
姊妹淘-2019-11-29 19:30:15
不假設自己知道未來,這樣的心態很好,只不過要再多問自己,能否辨別「不知道的屬性」。有時可能是因為害怕自己的觀點不被認同,所以用不知道來取代自己想表達的真實想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你上大學的那年,是否問過自己:「為什麼要念大學?」

說起來很慚愧,「為什麼要念大學?」這個問題,我是在畢業後的某天才突然意識到,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但至少還來得及從這個悔恨中,去思考自己未來做的每一件事。現在若把這個問題拋給你,你的答案會是什麼?

似乎,多數人的回答仍是:「不知道。」

如同我們過去讀小學、國中、高中一樣,隨著教育體制一路向上念,每到一個新的階段,就會有排好的課表以及未來的大考在等著我們,沒有人會問我們想要學什麼?好不容易熬到上大學,終於掌握設計課表的權力,卻發現自己很茫然。

其實茫然是正常的。

試問一個從未學過游泳的人,突然要他跳進水裡,下場會是什麼?同理,一個從未探究為什麼要學習的人,突然間要去規畫自己的學習菜單,何等困難。踏進大學校門,不管就讀的科系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還是依照分數分發,放飛的我們,似乎沒有比「不知道」再更清楚的知道了。

But(人生最關鍵的就是這個But)!難道我們要把自己的人生葬送在制度的缺失上嗎?當然是萬萬不可啊!如果把美好的未來拿來賭氣,指責「都是制度造成我們的茫然,都是制度沒教我們思考為什麼要學習,都是制度……」那可真是虧大了!

因此,這就是為什麼要把「不知道」拿出來討論的原因,透過反問,讓自己能好好去面對心中萌生的每一個不知道。正因為不知道,才給了我們機會去探險!現在資訊搜尋這麼便利,心中的每一個不知道就像導航,是增加自己瞭解社會樣貌的管道,這些收穫都將轉換成我們未來觸類旁通的能力。

常有人問「為什麼有些人會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我的觀察是:

(一)過去所學的內容剛好就是他有興趣的,而且他很努力。

(二)他把握住某次機會,努力嘗試了某件事,從中獲得成就感,開始投入。

(三)他的表現讓身邊的師長願意引導他,他拚命不讓師長失望。

(四)成長環境的各種壓力,逼迫他非靠自己不可。

在求學過程中,我們能接觸到真實的人、事、物有限,即使透過螢幕可以看到全世界,但仍有隔閡。試想,你在動物園看到獅子,與在非洲大草原看到獅子,應該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吧!所以,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可能只是因為過去的經歷都不是你有興趣的。如果你現在是大學生,你有四年,每天二十四小時都能由你自由支配;如果你是上班族,有下班以後的時間,可能會辛苦一點,但這個辛苦是值得的。把握機會,增加自己在世界上的體驗與經歷,一定可以突破不知道要做什麼的現況。

我是在研究所畢業後才意識到需要停下來,好好認真面對自己心中的各種不知道,包括「對社會的陌生、對行業的不解、對環境的困惑」。在這一連串的提問與尋找中,我決定拿出人生一點時間瞭解箇中緣由。

研究所畢業那年,我嘗試了許多種工作產業,有:老師、農夫、快遞、節目策畫、工人、餐飲、清潔、公關、編輯等等。這段歷程幫助我找到自己無比熱衷,做三天三夜也不會累的領域—人生設計師。一開始只是期許自己的生活能涵蓋不同領域,如滿漢全席般豐盛,並盡全力去明白各種現象,不只看表象,也理解真相。後來我發現,人生並不需要被「畢業↓工作↓退休↓享受人生」的公式綁架,其實我們可以選擇「畢業↓設計人生↓終老」這輩子都過著自己設計的人生,多好!

再來,還想談談「另一種不知道」。

我們是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的,但是往往會顧忌這個行動好不好、對不對、行不行而退縮,甚至是害怕自己的觀點不被認同,所以用不知道來掩蓋自己想要表達的真實想法。我曾在書裡看到這樣的一句話:「人類是群居的動物,需要透過站在同一陣線找到歸屬感。」換句話說從眾行為是人類本能反應之一。這似乎也間接說明為什麼多數人常回答不知道,背後原因就是在尋求一份認同或支持,畢竟,待在群體裡,總是比較安全。

不過,大家可以試著問問自己:「你怎麼知道大家不會認同你?說不定大家就在等你提出觀點,準備附議;或者大家內心其實是期待有更多人表達不同的觀點。」我們能做的,不就是尊重別人提出的看法,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嗎?然後,再藉由彼此討論去創造雙贏或多贏的可能。

因此,如果你的內心已經蠢蠢欲動,也受夠那個總是不太敢表達的自己,一定很想問:「勇於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要怎麼培養呢?」我的答案是:「問、找、做」。

一、問:把每次你想要表達的直述句,轉換成疑問句。

舉例來說,你跟朋友們可能在討論晚餐要吃什麼?你內心其實想吃素食自助餐,但是怕大家不喜歡,因此回答不知道。如果你改用疑問句徵詢大家:「你們覺得試看看吃素食自助餐怎麼樣?」這時大家會想一會兒,然後開始有一些人覺得不錯,對健康滿好的,至於最後決定吃什麼還是要表決。但由於詢問的出發點是尊重,因此願意參考的人就變多了。

二、找:找到機會與管道,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

沒有任何一種能力會憑空出現,所以,需要有場域磨練,像參加講座或工作坊就是最直接的方式。走出原有的生活圈,參與跨領域的活動,結交新的朋友,每一次的交談都是練習表達的最佳時機。因為你每認識一個新朋友,就需要向他自我介紹,每一次的自我介紹,不只讓新朋友認識你,其實也是讓你更認識自己,如果暫且不介紹自己工作的職位、就讀科系,你會怎麼介紹自己呢?

三、做:每一次都要有意識的執行。

思維與習慣需要刻意練習,才能內化。

以我來說,我曾強迫自己,在大眾場合當第一個舉手發問的觀眾。為什麼對自己有這麼妙的規定?因為我想藉此來訓練自己的表達與應變能力。這招非常有效,如果常參加活動的人,應該多少有觀察到,通常主持人問:「現在開放現場QA」接著就是一片寂靜,幾乎沒人舉手。若這時舉手,所有眼光都會投向他,因此需要非常大的勇氣,才能克服膽怯發言。

還記得我在練習無論如何都要當第一個舉手的人時,除了腎上腺素爆表外,腦袋也異常清醒。最緊急的狀況,就是必須利用向來賓問好的黃金三秒鐘,生出問題。問完當下根本顧不得臺上的講者給了什麼回答,只覺得心臟真的快要衝出來,一邊回想自己有沒有把問題表達清楚,會不會有觀眾品頭論足:「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要問!」「這是什麼奇怪的問題?」但這一切都沒有發生。反倒帶給我意外的收穫,不僅讓我學會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讓我成為一個能夠專注聆聽也更懂得如何提問的人。長時間鍛練下來,無形中訓練出快速擷取重點與組織問題的能力。

問問題,看似簡單,其實要把問題問好,還真是不簡單。

我一直都認為,每個人有不同的觀點,即使再少數的觀點與想法也值得被看見。尤其現在各種舉動都容易被曲解或是誤會的情況下,使得不同立場的少數聲音容易被淹沒,或常常為了迎合而不敢表達,乾脆用「不知道」三個字替代比較安全。但,我們是不是可以思考看看,有沒有能呈現自己聲音的同時,又不會讓自己落入社群邊緣的方式?

如果我們可以讓自己的表達能力,提升到即使我的觀點跟別人不一樣,但是大家也會願意聽聽看,何嘗不是一個更棒的結果?希望,從下一次開始,你的回答可以漸漸從「不知道」變成侃侃而談的「我知道」。

把握機會,增加自己在世界上的體驗與經歷,一定可以突破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情況。

本文出自《出發!成為我們期待的大人》時報出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調中心

  • 網友呼籲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你支持嗎?

    支持,虐童致死唯一死刑,才能有效嚇阻。
    反對,威權時代才有唯一死刑,法治國家還是應讓法官有量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