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我在San Fransisco, 今天早上我們經過Bart Station(捷運站),一個街頭藝人唱了一首歌,我很喜歡,一查之下才知道是
Kodaline的<All I want>。裡面有一段歌詞我很喜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想要的只是 聽到你敲我的門
因為如果我能再看到你的臉 我確信我就可以快樂的死去了
當你說完你的最後一次再見 我內心死了一點點
我整夜躺在床上流淚 獨自沒有你在我身邊」
“All I want is nothing more. To hear you knocking at my door.
Cause if I could see your face once more. I could die as a happy man I’m sure.
When you said your last goodbye. I died a little bit inside.
I lay in tears in bed all night. Alone without you by my side.”
米開朗基羅效應:你真正愛上的是跟他在一起時的自己
有時候你的一生,會來訪一個溫柔得過份的人,你就像是小王子裡的狐狸,每天都在等待他的敲門,好像有了他就有了全世界,也因為他是你的全世界,所以當他跟你說再見,你的世界就會因此而崩裂。為什麼一個人會有如此大的魔力,讓你愛到幾乎失去了自己?歌詞裡面其實給了答案:
「因為你帶出了我最好的一面
,我從未見過的一部分,你把我的靈魂擦乾淨了。」
“Cause you brought out the best of me.A part of me I’d never seen.You took my soul wiped it clean.”
說白了,其實這就是我常提到的「米開朗基羅效應」(Michelangelo Phenomenon)[1][2]:某一個人之所以住進你的靈魂好深,並不只是因為你愛他,而更是因為你喜歡「跟他在一起的時候的你自己」。你跟某一個人相處的時刻,他帶出最好的你自己,就像是看見你靈魂深處,那被污穢和灰塵給玷污的部分,輕輕地拿出來,用絨布溫柔地擦拭乾淨,讓那原先被時光給遺忘的、你原本就有的美麗,可以被看見,被榮耀,被捧在手心好好疼惜。
當你的另一半拼圖殞落
不過,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當年Drigotas沒有交代太多,只說「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會更喜歡自己,也會更滿意這段關係。」不過如果從榮格的角度來看,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會有陽性(Animus)與陰性(Anima)的2個部分,而我們之所以會喜歡上一個人,其實是因為他像是拼圖一樣,完整了我們心中缺憾的另一塊,這一塊可能是你心中所期待的理想父親形象(溫柔,會陪你玩,有肩膀),或是你心中所缺憾的母親(照顧的,滋養的,會聆聽你的情緒的等等),有或是他像是你一直渴望的故事書中的那個王子或公主,只要跟他相遇或相戀,你就像是完整了某個電影情節。
只是,曲終人散總有時,就算是曾經擦拭你靈魂的人,曾經給予你一種生命的完整,也可能會離開你的舞台。當這齣戲臨屆落幕,可是你卻還沒有準備好離開,那該怎麼辦?難道要繼續唱著這首歌,等待時間經過嗎?
我在民宿主人Anna 閣樓的小房間裡,看到了一幅手稿,上面寫了一段話我覺得很有意思:
“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you go or stay. You’ll get there just the same.”——Richard Olney
原來,不論離開或留下,最終都會抵達,你心中想去的彼方。如果現在的你,還沒有準備好要離開,還是等待他來敲門或前來,那麼就讓自己繼續等待吧,給時間多一點時間;如果你已經決定踏上旅程,前往沒有他在也能夠好好走下去的人生,那麼也無須後悔,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最好的選擇。
給在交叉路口的你
如果,你現在還在停留或者是繼續往前走兩者之間徘徊不定,那麼給你一個小小的建議:當你的心靈面臨岔路,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先上路,或許邊走邊看,你就能夠了解自己心中想要的究竟是哪一種風景。下面是一些可行的方法,協助你的身體「上路」:
●預約一場全身的Spa按摩
●訂張機票,來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
●嘗試跑跑看10公里
●找一個河堤,散步兩個小時
這些方式看起來是身體的旅行,但實際上,倘若你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是一個人去,而且花時間在和自己對話,心中有一些東西就會漸漸明朗起來。
如果曾經擦乾淨你靈魂的人,不再能夠像從前一樣,給你當時的那種完整,那麼或許你可以把靈魂捧在自己的手心裡,細細的呵護,讓它的餘生的,都由你來照顧。
海苔熊
延伸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Rusbult, C. E., Finkel, E. J., & Kumashiro, M. (2009).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6), 305-309.
[2]Drigotas, S. M., Rusbult, C. E., Wieselquist, J., & Whitton, S. W. (1999). Close partner as sculptor of the ideal self: Behavioral affirmation and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2),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