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從家裡搬出去住很多年了。她和爸媽感情不好,父母偏心兒子,可又偏偏不是那種「女兒要什麼都沒有,兒子要什麼都買」的程度,父母並沒有餓著她或虐待她,可就是在小細節上,徹徹底底的偏愛兒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有很多年,她一直在跟父母開戰。
當爸媽說「妳怎麼這麼不貼心」時,她舉出十個哥哥更不貼心的例子;
當爸媽說「我講什麼妳都沒在聽」時,她舉出二十個哥哥一意孤行的例子;
然後她像隻刺蝟,永遠在引發戰端,每個需要返鄉的日子,都如臨大敵,去不去都錯。
有很多年過年,她都只回去虛應一下故事,板凳還沒坐熱,當晚她就走人。但饒是如此任性,她也並不快樂,因為她還是會想,爸媽終究生她養她,這麼做是否不孝?
昨天她跟我說,她下禮拜準備回去過母親節,還訂了餐廳。
我以為她終於願意跟爸媽和解了,但她說,那就是她媽,養她到大,她回去是應該的。
但她再也不在乎媽媽喜不喜歡她送的禮物、是不是又要覺得哥哥眼光比她好,「反正不管是她歡歡喜喜地吃,還是又嫌棄我不會挑餐廳,對我都是一樣的,她不喜歡,廚師也不會在菜裡吐口水,她喜歡,廚師也不會免費多送兩道菜,我做了我該做的,至於她能從中獲得多少快樂,那是她的選擇。」
她說她想開了,也許爸媽愛哥哥勝過愛她,就像是她愛狗勝過愛貓一樣,那不表示她會虐待貓,而只是她看見貓時,沒有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愛,沒有衝進路邊便利商店買罐罐讓牠飽餐一頓的衝動。
因為喜愛,她看到浪狗會想很多,是不是餓了?是不是被拋棄了?會不會過馬路?她樣樣都能同理,知道牠受苦,就會盡己所能幫一些;
但看到貓時,就只是「路邊看到一隻貓,牠正在喵喵叫」。
因為沒那麼愛,所以不會深情相擁,所以不會主動去思考對方想要什麼或需要什麼。
但那不妨礙彼此和平共處,只要妳別貪心的想要更多。
*
我最近深深覺得,
長大是體會到「有些事我就是做不到」,成熟是昇華到「做不到的事,我都不在意。」
小時候對於做不到的事,比較會歸類為不想努力或者不肯努力,像是減肥,雖然嘴裡叨叨唸唸著「我也很想不吃,可是我會餓到睡不著」,一副無可奈何樣,但心裡是很明白,那只是不肯努力。
但長大了就會知道,有些事是努力不來的,不是方法不對,不是努力不夠,而是妳命中沒有。
許多愛恨沒有理由,像是你就是討厭青椒的味道,有甚麼理由?就算有理由,就算你能追溯到原因是小時候被逼著吃了青椒,你依舊討厭,你依舊不能接受,找到原因並不見得能改變結果。
有些人,跟你就是緣深情淺。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面帶微笑,從彼此的人生緩緩經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Pass, Goodbye.
密絲飄的臉書專頁密絲飄新書
愛情專線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