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百科/男丁女口丁口錢 逐漸消失的古早傳統

黃彥昇-2019-11-23 08:05:05
台灣的民間信仰很發達,可說是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有時候一個月內好幾場遶境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我們都知道熱鬧需要經費,就算人力完全由當地信眾負擔,但遶境一天至少也要負責三餐,那麼這筆開支怎麼來呢?廟宇最直接的升入來源就是信眾捐獻的香油錢,用以負擔平日開支是沒有問題的,但到了一年一度或幾年才一次的神明遶境,必須先有一筆預備金應付之後的支出,除了廟方執事人員平日省吃儉用,還會在大型熱鬧前向境內的人家收丁口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香油錢用以維持廟務運作,此外尚有收丁口錢。(圖/WIKI圖庫,Walter Grassroot攝)
按照慣例,一間廟宇的祭祀圈內所有人家都納入祭祀組織,每家每戶都有成為爐主與頭家的機會,而丁與口就是用以計算一戶人家的人口方式,通常男性稱為丁,女性稱為口,廟方執事與當地的村里長按照每家每戶的人口數收取費用,因而稱之為丁口錢。

丁口錢的數目依區域性的不同計算方式也不同,有些地區丁錢與口錢並不相同,大多是丁錢高於口錢,這是因為台灣古早時期是個男尊女卑的社會。而負責收丁口錢的執事在遇到某戶人家有孕婦時,會將孕婦尚未出生的寶寶以丁錢來計算,無形間也是在預祝這戶人家添得男丁。但隨著時代演進與男女平權的思想發展之下,還有在收丁口錢的區域也逐漸轉型成丁錢與口錢收取相同數目。

若剛好你的家庭經濟狀況比較拮据,廟方人員也不會強迫,因為奉獻神明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身體力行幫忙神明打掃廟宇,或是在遶境期間幫忙煮三餐,都是替代方案。

目前收取還有丁口錢的區域越來越少,有許多廟宇都有專門的委員會在負責經費這件事,但仍在廟裡的捐獻櫃台保留這個做法,若信眾到廟中捐款,櫃台人員會詢問你家有多少人,並在收據上填上幾丁幾口的數目字,雖然收丁口錢的模式逐漸式微,但仍能在某些地方看到舊時代的影子。(編輯:黃彥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參考:

丁口組織,台灣大百科全書,林美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