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頭永安宮主祀吳府千歲,就是吳三王,位於台南市麻豆區埤頭里,其開基主神為泥塑神像,由埤頭當地的開基祖王世興從福建故鄉恭迎來台。據傳王世興在南明永曆15年跟隨鄭成功攻打台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因戰功而獲國姓爺封賜土地,就是現在的埤頭一帶,也就是說埤頭的發展已超過三百年。
埤頭因發展的早,到了清朝時已成為一個文武風都鼎盛的大庄社,出過不少武秀才與文秀才,由於勢力龐大,難免引起其他聚落不滿,在清領初期官方力量尚能掌控時還可相安無事,但到了清朝中葉至末期,官方力量逐漸衰退,聚落之間的械鬥時有所聞,稱為「拚庄」,埤頭的危機就這麼爆發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埤頭的勢力過大,附近的幾個庄社決定聯合進攻埤頭,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因為消息並未向外透漏,埤頭人並未事先做好防禦準備。就在對方即將發動總攻之前,吳三王忽然降駕指示:「今夜將有大事,大家快準備一斗豆子與一袋苧麻(韌性較強的纖維編織材料),入夜後放在廟門外,聽到鼓聲後將豆子與苧麻向外撒出,不可朝內撒,切記!」
埤頭百姓按照三王爺的交代將物品準備好並撒出。當天夜裡果然敵軍來犯,庄外響起震天鼓鑼之聲,原來是敵人的戰鼓。此時埤頭居民連忙將大豆與苧麻撒出,不久後就聽到庄外響起拚鬥聲響,兵器交擊之聲與砲聲交錯,似乎有兩股大軍在互相作戰。不久之後來犯的敵軍退去,似乎打了敗仗。
隔日一早,躲過一劫的埤頭居民紛紛走出家門查看,看見了一地的兵器與砲彈。大家討論後,推測是吳三王「撒豆成兵」,將豆子化作兵將與敵軍作戰,將苧麻結成巨網擋住了敵人的火砲,埤頭社才能安然無事。經此一事,埤頭居民對吳三王的信仰也更加得堅固了。(編輯:黃彥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參考:
簡辰全等,《南瀛神明傳說誌》,台南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