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顯大帝又稱五行大帝、五顯靈光大帝、五靈官大帝。根據《搜神記》〈五聖始末〉中的記載,唐朝光啟年間在中國江西、浙江、安徽三省的交界處,出現了五位神人表示自己承天命,並指示一位名為王瑜的人建廟立祀,廟名為「五通」。
隨著五通廟靈顯發達,五位神人的神格在皇帝不斷賜封號下越來越高,到了宋代已成強勢信仰之一,信眾相信這五位是古代的五行神,主掌天地的五行之氣。但也有另一個說法,認為五顯大帝非五位不同的神明,而是一位神明轉世的演變,第四世為五顯華光大帝蕭顯德,在佛教名為「華光天王佛」,道教則名「五顯靈官馬元帥」。在《通天寶號》中對靈觀大帝的外在描述是:有三眼、腳踏火輪、手持金磚金槍,有千里眼、順風耳隨侍在側,可消滅山魅、惡鬼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位於新北市萬里的昭靈宮,為台灣少數主祀五顯大帝的廟宇,建廟歷史已超過百年,但實際的創建年份眾說紛紜,廟方根據地方耆老傳說應是建於清嘉慶年間,但若根據萬里鄉誌記載,則是建於清同治年間,但不管是哪一個說法,都可以確認昭靈宮實為百年大廟。
過去,昭靈宮的主神為開漳聖王,最早建於現址附近的瑪鋉港旁,當時的創建年份已不可考,且後來也經過多次遷移與改建。清嘉慶年間,有一個麻布袋自港口漂進溪邊,正好有隻鴨子經過,就將袋內的五顯大帝神像咬出來,後被路人發現送到附近的昭靈宮與開漳聖王共祀。五顯大帝經常降乩替信眾辦事,消災解厄,深得當地信眾信賴,後來開漳聖王指示願意讓出主神位置給五顯大帝,兩神惺惺相惜的情誼讓人為之動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多虧當初那隻路過的鴨子,啣出五顯大帝的神像,當地信眾才得以展開與五顯大帝的緣分,因此雖未明文規定,但當地信眾從過去到現在,都有一定的默契在祭拜準備牲禮時,不會準備鴨肉,表示尊重和感謝。(編輯:連宜方)
資料參考:
全國宗教資訊網-五顯大帝
〈寺廟巡禮-台北縣萬里昭靈宮五顯大帝〉(這是我的部落格,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