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澤尊王大孝成神 封塋祭祖表孝道

黃彥昇-2019-07-18 23:55:33
祭祖掃墓是個傳統文化,每年到了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會祭拜過往的先人,是孝道的展現。但你知道在台灣的眾神之中,也有一位神明會定期祭祖,祂就是大孝成神的廣澤尊王。廣澤尊王給人的印象是勇猛善戰、天真瀟灑,為了保護信徒,水裡來火裡去,斬妖除魔絕不手軟,但郭聖王最重視的其實是「孝」,即使聖王公成神已久,對於祭祖掃墓這件事仍不敢忘,每三年一次的掃墓稱為「封塋祭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封塋祭祖」這件事有詳細記載於《鳳山寺志略》與《郭山廟志》兩本書,聖王公父母安葬於「十三行祠」中的威鎮廟,三年祭祖一次,舉辦於秋天,在前一年就會先請示聖王公詳細的日期。

《郭山廟志》中有關封塋祭祖的記載。(圖/郭山廟志)
台灣廣澤尊王信仰的重鎮西羅殿,就非常重視「封塋祭祖」。在1927年之前,西羅殿每三年就會回詩山鳳山寺「謁祖」,後因故中斷。數十年後,大陸方面因文革導致「封塋祭祖」的儀式中斷,許多儀式在大陸失傳,且礙於經濟問題,所以在1991年兩岸開始交流之後,才邀請西羅殿來舉行「封瑩祭祖」。

太王太妃陵墓圖像。(圖/郭山廟志)
根據資料照片顯示,西羅殿在「封塋祭祖」祭拜太王太妃(聖王公父母)時,神明金身都要頭綁布條,其中聖王公與其部將頭綁白巾、諸位太保頭綁藍巾,綁頭巾的意義為戴孝,諸太保為太王太妃的孫輩,所以顏色不同。在抵達太王太妃的陵墓後,要先祭祀一旁的「楊公」,祂是聖王公在世時的雇主,年幼的聖王公幫祂牧羊免於挨餓受凍,要先祭祀的原因是代表不忘本。之後才是正式的祭拜太王太妃,每一道程序都十分嚴謹,可以了解聖王公對孝道的重視。

廣澤尊王封塋祭祖。(圖/老西羅精神傳承人臉書專頁提供)
在談論廣澤尊王時,常會提到祂是「大孝成神」。聖王公的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十六歲那年得道升天時母親尚在人世,因此聖王公成神時最放不下的想必是祂的母親,即使今日聖王公已受萬人敬仰,仍以各種方式傳達為人子女最基本的孝道。除了「封塋祭祖」,《廣澤尊王覺世真經》內,「孝子」、「孝道」、「忠孝」等字句不斷出現,我們在講述郭聖王的故事時也都會記得祂孝順之事。

資料參考:

《鳳山寺志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山廟志》

〈廣澤尊王遊臺灣:漢人民間信仰神明階序的結構與展演〉,丁人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