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曆年之前,台灣人總是很多事要處理,要採購年貨、大掃除、搶回鄉車票、領年終獎金,而「安太歲」這件事也不例外,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全民運動。
「安太歲」這件事已經內化成許多人生活中的一部份,有些「安太歲」的基本常識是大家都知道的,例如每一年的太歲星君都不同、太歲星君各有姓名、一年會有兩個生肖犯太歲、分為正沖與偏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六十位太歲星君應該可以說是民間信仰諸神中最大的組織了,雖然一年只有一位星君當值,但六十年才能輪完一輪也著實不容易。那麼這六十位太歲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祭祀太歲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先秦的文獻《荀子》中就有「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這裡說的是古代行軍作戰時要避開太歲的觀念。而隨著時代發展,太歲的組織也逐漸擴大,先成為「十二太歲」,接著又演變成大家熟悉的「六十太歲」。
而目前有名有姓的「六十太歲」的名單,據考證,應該是清朝時道士柳守元所著之《太上靈華至德歲君解厄延生法懺》,書中詳細記載了「六十太歲」的姓名,之後迅速流傳,但因為傳抄錯誤的關係,各地區對太歲星君的姓名都有些大同小異的出入,例如明年己亥年由「謝太大將軍」當值,但有些地方的記載是「謝燾大將軍」(燾,音ㄉㄠˋ)。
而《正統道藏》中其實有另一組團體與「六十太歲」非常相近,〈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中記載,周天有「十二宮神」,以十二地支做分別,每一宮由一位星君統轄,每一位星君又有五位將軍分治,一樣以「六十甲子」為名號,但這六十位將軍的姓名就與我們熟悉的「六十太歲」差異頗大,職權上也有所分隔,由於這已經是專業領域,之後若有機會再專文詳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家都希望平平安安過完一年,所以「安太歲」也成為求平安的一種方式,但無論你相信與否,「安太歲」都已經內化成傳統民俗的一部份。
六十太歲安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