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個多族群社會,除了漢文化,還有比之更早發展的原住民族的文化,而其中有一種「公廨」在平埔族中長期流傳,但也因為平埔族與漢文化融合較深,所以「公廨」常被忽略。
「公廨」一詞來自漢字,最早的時候是指官署,而最早用來指稱平埔族的「公廨」用法,可追溯至明朝陳第的〈東番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公廨」的主要功用是什麼呢?首先,它是對平埔族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場域」,凡是祭拜祖先都會在這裡進行,各部落中的重要大事也都會在此進行,包括請祭司招喚祖靈作指示,族人間的大型聚會,包括人生的大事如婚禮、孩子出生,都會在這裏進行。
其實「公廨」的功能,與漢文化社會的廟非常相似,也像漢文化祭祀圈中的「公廟」以及「角頭廟」一樣,「公廨」也有大區域共同祭祀的,也有大區域中的某一小區域單獨祭祀的差別。
而根據不同的聚落,「公廨」祭祀的對象的稱呼也不一樣,有的祭祀對象稱為「太祖」,也有稱為「阿立祖」、「老君」,但所指涉的基本上都是「祖靈」。而某些地方的「公廨」也因為與漢文化的互相包容,也會祭祀和人的神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原始的「公廨」是以原住民族常使用的茅草、竹子等建材建造,但經過長時間的文化融合,現在較常看見的是以水泥、磚頭等建材所見,外觀也明顯地融合了漢文化的建築風格,現在能看到以茅草、竹子建造的「公廨」真的是十分珍貴的,必須要好好珍惜。
公廨太祖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