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廟的地方就有市集-西螺東市場

黃彥昇-2017-12-12 19:11:59
西螺東市場。資料來源:【我們的島】記憶舊市場
(文/連宜方 客家和泰雅混血、熱愛旅行的民俗文化見習生)市集、市場是最具有當地特色和本土溫度的地點,當我們走進一個市集,很有可能就是走進某個地區的歷史洪流中。在市集裡,我們和當地人聊天、吃當地美食,從當地人的口中聽到這個地區的歷史脈絡,從當地美食中吃到先民的生活細節。有在關注保庇NOW《有廟的地方就有市集》的朋友們就知道這系列文的重點是什麼(謎之音:美食~)沒錯!就是美食!可是如果是這樣期待著點進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這裡必須先跟你道歉了,因為今天要介紹的市場,沒、有、美、食!(不要這麼現實馬上關視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螺福興宮。資料來源:福興宮
西螺當地居民習慣稱福興宮為「媽祖宮」,康熙56年(西元1717年)明海禪師(福建鼓山湧泉寺臨濟宗僧人)從湄洲奉請來一尊「船仔媽」在螺陽安茅奉祀。後因為靈顯庇民所以香火鼎盛,於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由當地仕紳出資建廟,乾隆35年(西元1770年)因當時的街東洪水氾濫,聖母也降旨示意要遷廟,於是遷至街西(即現址)。後經過幾次大規模的翻修、重建,始有現在氣度恢弘的福興宮。

太平媽。資料來源:福興宮
福興宮的船仔媽在爆發瘟疫疾病時,扮演安定民心的重要角色,信徒們一一到廟裡向船仔媽祈求庇護、平安,果然神靈應驗瘟疫馬上就斷絕了、沒再擴散。清代台灣最大規模的民變-林爽文事件爆發時,福興宮周遭也被林爽文軍隊所占據,當時清朝派兵駐紮西螺街,以此地為據點,情況相當危急。但所幸清兵攻克林爽文軍隊,西螺街駐軍皆感念此為船仔媽恩澤護佑。

乾隆皇帝當時也加封西螺天上聖母「顯神贊順」的封號,使得福興宮船仔媽的香火更盛,西螺街從此以後風平浪靜、駿業宏開,當地信徒均認為西螺街能有此「太平盛世」光景是船仔媽的恩澤,於是改稱船仔媽為「太平媽」或「平安媽」。

西螺東市場。資料來源:廖西瓜的瓜言瓜語瓜瓜畫
就在延平老街旁的西螺東市場創建於西元1935年,當初並非正式的建築形式,只是用棚架簡單搭成的市集,直到西元1953年使用美軍援助搭建西螺大橋的剩餘木料整建而成,之後才慢慢加上鋼筋混擬土結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市場最初是賣生活必需品的市場,後因為商圈轉移,逐漸沒落,一度還被列為危險建築,面臨即將被拆除命運。所幸在各方團體呼籲下,東市場花費了2000萬台幣整修,成功脫胎換骨。西螺鎮公所與螺陽文教基金會合作,希望透過西螺濃厚的人文歷史風情將東市場打造成獨特的藝文市場,且進一步帶動周遭延平老街的生意活絡起來。

東市場內部商家。資料來源:Paula’s blog
東市場內部。資料來源:西螺延平路(老街)東市場
東市場內部。資料來源:西螺延平路(老街)東市場
東市場。資料來源:美美旅遊
延平老街。資料來源:【雲林】。冷清的西螺延平老街? 不輸花園夜市的「西螺東南觀光夜市」
琴連碗粿城。資料來源:西螺延平老街 – 琴連碗粿城 懷念傳統古早味 ~
廣合商行。資料來源:廖西瓜的瓜言瓜語瓜瓜畫
雖然西螺東市場沒有滿滿的美食但絕對有滿滿的古早味建築可以拍照,腳勤的文青們(現在好像網美軍團更腳勤了)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打卡熱點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