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書竹 中正路神聖大學宗教研究者)爾來了,誰來了?這三個字為什麼讓人膽戰心驚,是因為老闆是城隍爺,還是你自己心虛?或是太久沒運動,多走幾步路就小心肝兒乒乓跳。這次來到台南我們不吃吃喝喝,當個偵探來找找古蹟在哪裡。
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城隍廟不是陰廟,雖然城隍爺主要服務對象是好兄弟,有些地方的城隍也的確是好兄弟修練升等,但祂們都是官方認證的公務員,和姑娘廟(例如古亭陰公廟)這類型的廟是完全不同,所以別擔心到城隍廟裡會帶好兄弟回家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都城隍(福名靈王)、府城隍(威靈公)、州城隍(靈佑侯)、縣城隍(顯佑伯)的差別在哪裡呢?這和明清時訂定的階級封號有關,最大的是首都的都城隍,跟人民最親近的是縣城隍。依照廟史記載明永曆二十三年(西元1669年)建立,乾隆年間翻修,是台灣最早的城隍廟。一進門就能看見台南三大名匾之一的「爾來了」,經過文史工作者考據,這塊匾額大約是日治昭和時期敬獻。提醒每個人無論人生在世做得如何,終究得要到城隍爺面前接受審判。
日治時期因道路拓寬,只好犧牲廟埕,形成廟宇和道路十分接近的景象。在尚未認定為國定古蹟時,左右護龍出租營業或是一般居住使用,整體來說呈現沒有維護的狀態,直到台南市政府委託周宗賢教授研究修護後,才逐漸成為今天的模樣。
台南在明清時期,作為台灣首都自然在城市中會留下遺跡。台灣府屬指得是台灣最高行政機關,從明鄭時期就存在,清朝收復台灣之後,繼續使用這棟建築。但編制擴大,原建築無法負擔,重新修建擴增。日治時期,將台灣府屬拆除,作為軍方用地。現在則是一大片停車場,僅有一塊立碑提醒大家,這裡曾經是台灣府屬。另外台灣府屬內的鴻指園遺跡, 《台灣府志》郡中八景之「四合仙梁」,即後改邑中八景之「郡圃榕梁」。現址在西華南街東側,已是一大片民宅樓房,當時的盛況難以想像。在不遠處,清代考棚的遺跡(衛民街)。考棚就是舉行考試的場所,類似考試院的公家機關。台灣府考棚大約是在二年前因建商開發才讓遺址出土,另一個則是台中的台灣府儒考棚,依照研究學者考據,台灣府考棚應該比台灣府儒考棚年代更早,但很可惜的是目前並未有任何法規能夠保存這些建築。
光是這幾座古蹟,不難想像這一代在當時是多麼繁榮,重要的公務機關都在這,而且我們才走了一小段,圓環那一代都還沒走過去。走累了需要吃點東西補給一下,不遠處的百年老店萬川號最知名的是能邊走邊吃的肉包(聽說台南人另有自己的心頭好),不過如果願意嘗試的話,椪餅直接吃也是一種新體驗。但在台南會用麻油香煎椪餅,再打顆蛋,做成鹹甜口味,給坐月子的婦女補身子。實在很好奇是什麼味道,有吃過的朋友歡迎跟我們分享喔。
資料來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府城隍廟台南市文化資產查詢-台灣府城隍廟狂戀府城「台灣府署」之探訪台灣府考棚遺址 比台灣府儒考棚還早
台南台灣府城隍廟台灣府屬清代考棚爾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