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十二天的台北市大運圓滿落幕,台灣選手的表現精彩。台北市府事前透漏要以「送神」的理念舉辦閉幕式,最後出現的八家將與「大仙尪仔」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令人驚艷,也讓人讚嘆主辦團隊的巧思。
其實從開幕到閉幕,大家可以看到滿滿的宮廟文化滿盈其中。開幕式分別出現了辰揚會「官將首」與「八將團」,閉幕式也有九天民俗技藝團的「官將首」、大甲鎮瀾宮的「大仙尪仔」與新北 昱辰軒的「八家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被許多人視為落後、低俗的陣頭文化,在這一次世大運主辦團隊的巧思下,將其精華展現在國際的舞台上,這不僅是台灣邁向國際的一大步,也是宮廟文化形象翻轉的一大步。
在老一輩的宮廟文化裡,這種需要由人「扮仙」的陣頭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出軍的,出軍的場合、時間、理由,都必須受到嚴格的控管,能開臉「扮仙」的成員也必須受到技術與人品的重重考驗。這次主辦團隊將世大運當作「神明祭典」來辦,不僅帶著璀璨的台灣民俗文化走上國際,也展現出台北市府對世大運的慎重。
台灣文化中「扮仙」的陣頭都是神明的護衛,在廟會開始前,這些「官將首」或「八家將」要先露臉替神明清場,同時向世人宣告神明即將降臨人間;在廟會結束後,這些將軍也要慎重其事的將神明送往天庭,才能宣告一切圓滿。
這是世大運的主軸很明顯是將「聖火」視為神明,所以在開幕時要先讓「官將首」與「八將團」向世人宣告後才能點燃聖火,閉幕時也要「八家將」與「大仙尪仔」替神明開路後才能熄滅聖火。這些安排的每一個環節其實都緊扣著宮廟文化最嚴謹也最自律的那一面。
昨晚,在嗩吶、哨角、薩克斯風的音樂中,配上原住民溫暖的傳統歌唱,八家將踩著精準而有力的步法向聖火前進,隊伍前方兩位由小朋友扮演的「小差爺」,讓許多觀眾與外國朋友大呼「好可愛」,後面的八位將軍的演出也非常到位,一舉手一投足都非常有力。
民俗陣頭的起源是農業社會的區域性自我防衛武力。在台灣人口尚未密集時,各村庄之間都相隔有一定的距離,官方的力量也無法深入每個角落,難免會有盜賊出沒或村庄之間的糾紛需要自行處理,也因此台灣先民在農耕之餘也要學習武藝以強身、保家,因此創造出「八家將」與「宋江陣」等等以武術為根基的陣頭。
這一次在閉幕式大大露臉的「八家將」,將團內的八名將軍每個人都有專屬的拳法要學習,例如謝將軍的扮演者要精通鶴拳、范將軍的扮演者要精通猴拳、甘柳二將則是專精棍法與太祖長拳。簡而言之,這些傳統陣頭的源頭是為了練武自保而非表演,多少會有些逞兇鬥狠的氣息。但在時代的變遷之下,這些自保的武力性質消失,留下了藝術,卻也招來許多異樣的眼光。
我想這些陣頭內的老前輩一定十分不甘,曾幾何時,這些「扮仙」保護村庄的英雄被打成與黑道勾結的亂源。我們的確不能否認有部分不自愛的陣頭與黑道掛勾,但也不能否認那些致力於翻轉陣頭負面形象的團體與過長時間傳承的文化結晶。這一次有精彩演出的九天民俗技藝團、辰揚會、昱辰軒,都是極其自律的陣頭團體,大甲鎮瀾宮更是早就多次登上國際新聞版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希望原本對陣頭文化有偏見的讀者,在看到這篇文章後可先放下自己的看法,好好探討一下陣頭文化對台灣的重要性,以及陣頭文化在外國朋友眼中呈現出何種價值?
最後,讓我們用日本知名動漫〈攻殼機動隊〉電影版中的一段畫面,來看看在日本漫畫家的眼裡台灣的廟會有多麼的精彩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