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老人或吞嚥困難3大NG行為!增吸入性肺炎機率恐致死

▲語言治療師韓菁提出三大NG照護行為,提醒民眾要時刻留意長者進食狀況。(圖/語言治療師提供)
記者劉雅文/台北報導-2022-01-01 10:30:00
高雄某長照護理中心的一名護理師,日前發生上班才第1天,照護的老翁就意外被油豆腐噎死。根據了解,老翁吃飯吃到一半時,突然被食物堵住氣管無法呼吸,經送醫急救後,醫護人員在老翁口中夾出一塊約7、8公分的油豆腐,急救後老翁呈植物人狀態,之後便因內出血導致低血容積休克死亡,護理師也被法官依過失致死罪判徒刑1年。語言治療師韓菁提醒,專業或居家照顧者經常有三大NG照護行為,務必要時刻留意長者狀況,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事件造成長照機構一陣譁然,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也表示,長者會因感覺功能變差,面臨咀嚼、吞嚥能力,腸胃消化功能漸弱等情況,容易衍生營養不良問題,建議及時尋求在地社區營養師及語言治療師諮詢協助,改善吞嚥功能及營養攝取。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心怡也指出, 65歲以上老人常出現的吞嚥問題為進食速度慢、食物停留在口咽時間延長等,導致容易發生食物嗆咳或食物卡在咽部造成阻塞。

嘉義基督教醫院針對300位潛在吞嚥困難患者家屬的調查,照護者發現長輩有吞嚥困難症狀後,只有不到4成選擇正確就醫。語言治療師韓菁也提出三大NG照護行為,提醒民眾要時刻留意長者狀況。

NG1:先觀察不處理、不就醫,恐導致吸入性肺炎風險
調查顯示,近3成照護者都沒有主動採取任何行動,如果家中長輩一周內吃飯喝水嗆咳超過3次,就需特別留意,甚至要積極尋求復健科醫師、語言治療師或耳鼻喉科醫師等專業醫事人員。

NG2:只把食物打碎或煮爛,降低患者食慾降低,導致營養不均衡
同份調查也顯示,6成6照護者在備餐時將食物煮更爛,3成5會把食物打成泥。但語言治療師提醒,如未經復健科醫師等醫事人員診斷、提供專業指引,只一昧地將食物煮更爛、打成泥,不僅可能遭遇吸入性肺炎威脅,還可能會因爲食物外觀、口感變化,造成長輩食慾下降、不喜歡進食,長期導致營養不均衡。

NG3 : 用太白粉、番薯粉勾芡,反易結塊增加嗆咳機會
此外,有3成照護者曾使用太白粉、番薯粉勾芡食物,對此語言治療師警告,使用太白粉、番薯粉勾芡,食材容易受溫度變化導致品質不穩定,造成結塊,如果遇到舌頭功能不佳,或喉嚨吞嚥不完全的患者,反而更易產生咽部殘留,提高吞嚥後嗆入的風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專家表示,有吞嚥困難症狀(吃飯或喝水時常咳嗽、吃飯進食時經常感到耗力、吞不下去)的症狀,應該立即到復健科門診看診,或主動與固定看診的醫師反應,請專業醫師或語言治療師根據患者狀況,提供相對應的食物等級指引,可以讓照顧者節省備餐時間,也可增加患者食慾、提升進食安全。

博格牙醫醫師連瑋宗也強調,缺牙較多的長者應該選擇軟性好消化的食物為主,尤其可以避開牛肉乾、硬花生等,如果可以還是要維持一些咀嚼功能,不要全吃流質比較好,因為研究發現,有一定的咀嚼性才可以避免失智症的發生。至於如果因為缺牙過多,牙醫師建議可以接受專業醫師評估骨頭、身體狀況,除了植牙還有活動假牙等選項,雖然活動假牙咬合力不比自然牙或植牙好,但也是可以維持一定咬合功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