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老宅體質健檢!技師:出現這些問題應速處理

▲台灣多老宅,居住在內要特別留意結構安全。(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片)
生活消費中心/綜合報導-2021-12-28 08:00:00
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第三季全台住宅平均屋齡為31年,其中,40至50年老屋占21.55%,是各屋齡區間最高的占比。許多人住在老宅,該如何判斷建物結構是否安全?結構技師指出,大柱、大樑若出現45度裂縫,就算只有一條,都應找專業技師檢測;另外,社區坐落於順向坡、土壤液化潛勢區,或本身屬於震後列管的紅黃單建物、海砂屋等,也是較需要請專家協助判斷結構安全的類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構技師、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表示,老宅結構安全至關重要,千萬不可以有「前幾次地震都沒事」、「裂縫存在已久,應該沒關係」、「檢測要花錢,還可能影響房價」等觀念。主要原因在於,早期建築物對耐震性能的要求沒有現在高,灌混凝土的品質及鋼筋綁法也不若現在好,而且混凝土隨著時間過去,強度會老化,產生「中性化」問題,更何況經年累月的大小地震,也會對建築物造成力學上的破壞。

如何判斷自家老宅已有立即需要「健檢」甚至補強的需求?戴雲發說明,假設家中的大樑或大柱,出現各種「力學形式的裂痕」,例如地震造成的45度裂縫,或是鋼筋有銹蝕瑕疵,造成大柱有垂直裂痕、大樑有水平裂縫,即使只有一條、無論裂縫寬度如何,都代表建築物可能已經在示警「體質出現問題」,應盡速找專家檢測,討論是否應進一步補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大樑或大柱沒有裂痕,但建築物坐落於土壤液化潛勢區、順向坡上,或是屬於海砂屋、地震後列管的紅黃單建築物,又或是結構是「大L」、「大T」、「大U」型,戴雲發說,這些都屬於潛在風險較高的類型,應定期請專家協助檢測。

戴雲發表示,一般而言,若建物本身的體質是70分,還能經由專業補強,但若本身體質只有30分,再補強也只是多花錢,仍然住得不安全,這個時候就會建議循危老或都更的方式改建。因此,有疑慮的民眾應直接尋求結構專業技師協助,較能清楚判斷自宅的體質,再展開補強或重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