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造艦需符本國作戰需求。
※後勤考量,不能一味船堅砲利。
新聞
12月中旬,報載海軍重啟光華五號,建造輕型巡防艦以因應戰力缺口的新聞。
※造艦需符本國作戰需求。
首先要說明的是,海軍高效能艦艇後續艦4到6艘的新聞,這艘後續艦並不是指塔江軍艦的後續艦。
這艘艦艇約略1500噸,滿載排水量2000噸,續航力3000浬,艦載武裝為76快砲、海劍二防空飛彈、雄風二與雄風三型反艦飛彈、Mk-32魚雷發射管等、艦艉可停放S-70C直升機,這艘光華五號二代二級艦將採模組化設計,可依照任務需要快速更換武裝。其中,輕巡防艦的反潛型將分擔濟陽級的反潛任務。
這新聞帶來後續諸多聯想。首先是輕巡防艦是怎樣的概念,想必大眾一時間無法理解,過往軍武界以噸位數與火力將水面艦劃分成下列艦艇(航艦除外),戰艦、巡洋艦、驅逐艦、巡防艦、護衛艦、巡邏艦,若干噸位已下的船艇稱為艇。1500到2000排水量的艦艇,或許外界用護衛艦的概念來理解會比較快。
其次是,過往所謂的高效能後續艦大眾多以為是塔江軍艦之後的艦艇,這次新聞卻是指輕巡防艦,那塔江軍艦後續艦艇的規劃方案是?到底實用否還按照時程走繼續推行下去?兩種可能,塔江後續艦艇使用上有所疑慮所以推輕巡防艦,第二是海軍原本就有塔江後續艦與輕巡防艦的規劃,只是沒有被大幅報載。最後則是被外界俗稱的小神盾軍艦該怎麼辦?所幸小神盾艦的後續從這則報導得知,因戰系問題而先行擱置了但更動了造艦先後順序,先把2000噸輕巡防艦案提前進行,希望能快速形成戰力,因應共軍威脅。
這新聞若屬實,則代表海軍未來有塔江軍艦、高效能後續艦艇(輕巡防艦)以及小神盾軍艦與其他現役艦艇,新艦的相關噸位、火力、戰術考量、人員籌獲等想必海軍已有方案。
※後勤考量,不能一味船堅砲利。
輕巡防艦的新聞還點出一個重點,就是濟陽級巡防艦,這級別巡防艦反潛能力很強,但還是鍋爐船,動力系統造成這級別巡防艦必須被汰換。事實上其他海軍三種水上艦艇也都急需更新或是添購新艦,在目前國艦國造的政策下,連潛艦都想國艦國造,何況水面艦艇。就上述輕型巡防艦來看,艦上許多感測系統與武器系統,短時間可以快速籌獲或由中科院解決,確實有可能或是符合外界的期望,在短時間內形成戰力。
這類艦艇由於排水量有限,因此在武器搭載或是整體戰力上,當然比不上大噸位的艦艇更遑論神盾艦了。也就是在這種快速形成戰力的考量下,軍事迷與海軍還有更快速形成戰力的方式-接收美軍的退役艦艇,其中一個論點是接收美軍早期的神盾巡洋艦,也就是提康德羅加級。
接受軍艦論主要理由是初期費用便宜,接裝後台灣立即有神盾級軍艦,許多軍事迷也會因為有新軍艦而拍爽爽,不過海軍可能不是這樣子思考。首先是人力問題,早期軍艦需要比較多人操作,現階段海軍能有無足夠的官士去接裝頗有疑問,期間海軍還添購許多岸置飛彈系統,這些都要人力,兵科越專業所需人力培養時間會更長。
其次是軍港問題,這些新接裝的神盾艦排水量較現役基隆級軍艦為何?基隆級軍艦目前靠泊在那處軍港?維修又該如何?種種基隆級軍艦發生的諸多問題,也一定會發生在新接裝的神盾艦上。軍港不只是單純的靠泊,還需考慮到後勤維修、乾塢與船塢能量,後勤能量的籌獲與用地規劃等,恐比軍艦引進更費時,這也是海軍後勤跟軍事迷考量的歧異所在。
如果說目前世界大型軍艦的潮流是神盾軍艦,那有無排水量小卻又是神盾級軍艦的艦種?當然有,南森級軍艦。這種算是缺少部份強大功能的軍艦,很可能在某些部份可以當作海軍新一代巡防艦的指標,又或許是海軍早就看到這種趨勢,於是新一代巡防艦的設計發想中就規劃排水量在5000噸以下,其中或許有部份因素是遷就於軍港的後勤能量。
引進美軍退役艦艇還有一個大隱憂,台灣建造軍艦的相關產能或許因此萎縮,對國防自主相當不利,誠如上述所言,台灣連潛艦都想自製了,可以在建造過程中容易加改裝水面艦艇,沒有甚麼理由說不能自製,期間或許或有造艦時程延宕,系統整合等問題,但總是「自己」的軍艦,而我們期望這艘軍艦是量小質精,雖然這條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