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颼颼,暖暖包是冬天必備的禦寒小物,不過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醫師羅陽提醒,有些人體質怕冷不易入睡,年長者為了改善下肢冰冷,會直接在小腿上放熱水袋,或是在腳底貼暖暖包,藉此提升下身溫度,千萬要小心「低溫燙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皮膚科醫師羅陽表示,低溫燙傷是指皮膚固定部位長時間接觸熱源,皮膚蓄熱過度,傷害到真皮層,若皮膚出現紅腫,就要高度懷疑是低溫燙傷。除了小腿、腳底板等常見部位,經常腰痠背痛的民眾,也常把暖暖包貼在下背部,同樣有可能低溫燙傷。
暖暖包直觸皮膚多久易出問題,羅陽醫師解釋,溫度40度以上就可能發生,例如40度~44度可能要連續接觸4、5小時,44度~46度約30分鐘,50度以上直觸3~5分鐘就可能低溫燙傷,但因為民眾無法掌握暖暖包的具體溫度,原則上發熱物(暖暖包)都不要直接接觸皮膚30分鐘以上,建議貼在衣服外層,每隔20~30分鐘就換位置,並且不要在睡覺時使用。
高溫版暖暖包 10分鐘換位置貼
有業者主打「高溫速熱」暖暖包,強調平均溫度可達60度,最高溫度甚至可到73度,比一般暖暖包溫度約高10度,讓民眾取暖更有感,羅陽醫師表示,由於這類商品升溫效果較好,建議使用5~10分鐘就要換位置。
至於網路傳言暖暖包要貼在「脂肪厚」的部位,才會有效又安全,羅陽醫師認為,不是貼哪裡才安全的問題,
而是全身皮膚都不能長時間直接接觸發熱物,因此也沒有所謂的建議使用部位,大方向就是暖暖包一定要隔著布料使用。
他也提醒,像是年長者、糖尿病患者、小孩及失智患者,因為感覺較遲緩、不敏感、皮膚萎縮變薄,或者無法清楚表達,都容易發生低溫燙傷而不自知,這類對象使用暖暖包時都要特別注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發生低溫燙傷,第一時間先移除熱源,並用冷水冷敷15~20分鐘,降低溫度、減少熱能在皮膚上的時間,醫師羅陽補充,冷敷是指毛巾沾冷水,若用冰塊直接接觸冰敷容易刺激皮膚。如果發現時已晚,到了出水泡的程度,就要盡速就醫,避免水泡破掉變成人為性傷口,增加感染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