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在印太地區持續角力,歐洲也不怎麼太平,歐盟成員國之一的立陶宛,因大力挺台而遭北京施壓,又有烏克蘭局勢升溫,加劇了北約及歐盟,與俄羅斯的衝突。巧合的是,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這3個被批評扼殺民主,甚至遭歐美制裁的國家,近期又有加強軍事合作的趨勢,是互相取暖,又或是各懷鬼胎,耐人尋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愛恨情仇
1.恢復帝國榮耀的野心
身為俄羅斯聯邦的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在位20年間,屢屢透過極具爭議的魁儡政治和修憲結果,一再延長自己的任期限制,若無意外,將至少掌權直到2036年,屆時將打破前蘇聯領袖史達林(Joseph Stalin)紀錄,成為繼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後,掌權最久的俄羅斯領導人。
雖然是在前蘇聯解體後才開始掌權,但毫無疑問,蒲亭信奉的並非是民主,而是大俄羅斯主義,成就像彼得大帝那樣的帝國榮光,可說是蒲亭的畢生職志與使命,打壓國內異議人士、操縱媒體風向,已成為蒲亭執政下的日常。
今年夏天,蒲亭發表了一篇意味深遠的文章,談及包括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在內的「大俄羅斯」願景,在他看來,前述2者的未來只能以某種形式的聯合主權形式存在,並奉莫斯科為最高權力機構。
▲俄羅斯總統蒲亭執掌克里姆林宮長達20年,嚴厲的政治鉗制手腕加上機心謀略,讓他有了「萬年總統」、「現代沙皇」等稱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2.烏克蘭想入北約和歐盟,俄國警戒
雖然烏克蘭已是國際公認的主權國家,在蒲亭眼裡,卻仍是俄國的勢力範圍。烏克蘭於1991年脫離前蘇聯獨立,但2者在歷史、能源等方面仍緊密相連;對俄羅斯來說,烏克蘭在地緣政治上非常重要,又有著黑海出海口的關鍵地位,故俄國一直拉攏烏克蘭加入自己的關稅聯盟。
也因此,烏克蘭積極申請加入歐盟(EU)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甚至透過憲法修正案,把有關事項列為國家基本方針一事,也讓克里姆林宮十分警戒,認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想藉機插足烏國事務,危及俄國安全,這踩到了俄國的紅線,並揚言會為了保衛自身利益做出反應。
3.歐盟領導層更替,短暫權力真空
雖然美國和歐盟,都正告蒲亭,不可入侵烏克蘭、不要亂打烏克蘭的主意,否則將祭出嚴厲制裁,但現實是,它們手中的籌碼有限。
先不論經濟制裁俄國,國際經濟是否會跟著倒楣,光是從領導層來看,美國拜登政府缺乏雷霆手腕,歐盟領導人的更替,也讓情勢晦暗難明。甫卸任的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過去10多年來,一直是歐美與俄羅斯溝通的重要人物,不僅因為她的沉穩和政治才能,還因她長達30年的前東德生活背景,讓她成為歐美大國領袖中,少數深諳蒲亭心理,並可與蒲亭斡旋的人,新接任的新總理蕭茲(Olaf Scholz)是否有相同的能耐,短期內難以評斷。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時代落幕,過去10多年,她不僅是歐盟的領頭羊,也是歐美與俄羅斯斡旋的重要人物。(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此外,近日全球都出現能源短缺危機,天然氣等過冬資源的價格暴漲,對於在一定程度上,仍倚賴俄國供應的歐洲而言,談判籌碼也可能因此減少。
二、中國-歐洲出現挺台潮,用白俄報復立陶宛?
對於克里姆林宮來說,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握在手裡,有重返帝國榮耀的意味,而對北京來說,掌控台灣則是1927年至1949年國共內戰1個遲來的結果。不管是中國還是俄羅斯,都沒有隱瞞其意圖的打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一再重申他復興中華民族,實現祖國統一的雄心。
所以,近期立陶宛與台灣互設代表處的大膽舉動,再度惹怒北京,祭出一系列報復性制裁,也引發歐盟反感,紛紛表示會力挺立陶宛的決定,即支持民主台灣。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上個月正式掛牌設立。(圖/外交部提供) 在這樣的景況下,白俄強人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在歐洲邊境上搗亂,無疑給立陶宛和北約增添新的壓力,而中國則可藉盧卡申科之手達到報復立陶宛的目的。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密切的文化和歷史淵源,白俄羅斯與立陶宛彼此非常了解,而立陶宛也因支持去年的白俄示威,收留了大量的白俄流亡人士,招來了盧卡申科對它的痛恨。
此外,東歐局勢緊張,也有助於分散美國在亞太的注意力,若美國無法兼顧亞太和東歐2場危機同時發生,將有望減輕中國在亞太的壓力。
在11月底的1場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歐洲難民問題時,並未提及白俄羅斯的刻意操作,反而放大立陶宛在其中的角色,聲稱難民在立陶宛邊境遭到暴力鎮壓,難民兒童還被立國以催淚瓦斯攻擊,呼籲立陶宛政府立即停止暴力行為、遵守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保障難民基本人權。
三、白俄羅斯-小國寡民被國際孤立,緊抱中俄大腿
由於去年白俄大選爭議太多,多數西方國家都不承認盧卡申科是白俄的合法總統,在政治和經濟上被西方孤立的盧卡申科,也有越來越倒向俄羅斯的趨勢,過去1年多,蒲亭也利用盧卡申科對莫斯科的依賴,迅速擴大了在白俄羅斯的經濟、政治和軍事足跡。
也因此,在這一波東歐難民危機中,盧卡申科便被指控,煽動非法移民從烏克蘭、波蘭、立陶宛等路徑強行進入歐盟,目的是造成烏克蘭盟友局勢不穩,從而削弱其作戰能力。
▲數以千計的移民湧向歐洲邊境,首當其衝的波蘭、立陶宛紛紛增加軍隊部署,以因應大舉湧入的移民。(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近期,白俄更與俄羅斯在鄰近烏克蘭的邊境一同進行軍演,盧卡申科同時表示,一旦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衝突,白俄羅斯將會站在蒲亭那邊,甚至威脅若北約在波蘭部署核武,他也會請求俄國在其境內做同樣的部署。
除此以外,白俄羅斯也相當擅長地緣政治的「勒索藝術」,先是在歐盟邊界上製造危機,之後又表示願與歐盟對話來緩解,這與克里姆林宮的劇本有著驚人的相似:獨裁者精心策劃一場人為的危機,隨後又推動對話以解決危機,並利用對話來獲得讓步;就好比一個演技精湛的演員,先是扮演縱火犯,一轉身又成了消防員。
在對北京方面,盧卡申科也認為,與中國加強關係,尤其是在軍事和軍事技術的合作,有助於他打破孤立處境。盧卡申科曾於今年10月中共國慶致電給習近平時表示,中白聯手,能應對國際安全領域的任何挑戰,將繼續在重要問題上相互支持。白俄與中國負責國際軍事合作的高級將領,亦在上月底舉行視訊會議,簽署軍事合作備忘錄,其中1份特別提到建立2國軍方兄弟關係。
四、結語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現在合作難保日後不會反目,利益隨時間改變也是常有的事。若中國有意打白俄這張牌,也要警戒被盧卡申科拖下水的風險,特別是在立陶宛之後,如再與其他東歐國家關係受損,造成骨牌效應,對北京未必有利。
至於中國和俄羅斯,雖然有類似的政治背景,2國國防部長近期也舉行了視訊會議,簽署未來5年的軍事合作路線圖文件,合作關係有所提升,但雙方在戰略和地緣政治,利益仍有不同,不易達成真正的軍事同盟。就如在台灣問題上,儘管俄羅斯頗挺北京,卻總是避談南海爭議,不願直接站在北京這邊;在中印邊境衝突加劇時,俄國的態度也相當曖昧,甚至傳出俄羅斯答應印度提前交付S-400先進防空導彈系統,導致中國境內輿論嘩然,認為被蒲亭在背後捅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與俄國打交道時,北京這戰狼心知,也許不知在什麼時候,冷不防的就會被這頭北極熊咬下一塊肉。只能說大國博弈,真正是應了那句俗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2021年11月,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y Shoygu),在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舉行視訊會議時,出示中俄軍事合作協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