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肥胖吃太好 糖尿病年輕族群暴增? 醫師:輕忽控制後恐「後悔莫及」

久坐肥胖吃太好 糖尿病年輕族群暴增? 醫師:輕忽控制後恐「後悔莫及」
每日健康-每日都做得到的健康-2021-12-08 18:30:43
每日健康/


糖尿病年輕比例陡峭上升   飲食精緻加久坐恐不只變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紀念胰島素發現者班廷博士,國際間將每年11月14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近年來,由於生活習慣改變,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增加,估計已超過200萬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系主任陳清助醫師表示,導致現代人糖尿病風險增加有兩大原因,一是飲食精緻及含糖食物攝取過多;一是運動與活動量減少,久坐等生活型態造成肥胖,肥胖又與糖尿病息息相關。

陳清助醫師指出,從每四年一次的國民健康營養調查發現,無論男、女性,國人的肥胖比例皆持續增加,而四十歲以下的糖尿病年輕患者,發生率更是呈現45度斜率的上升趨勢。以普通門診人數六十名觀察,約有十名患者可能為四十歲以下。估計進入2021年,糖尿病年輕病患數將繼續走高。

糖尿病致病因子相對複雜,陳清助醫師表示,第二型糖尿病也與遺傳有關,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史,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平日的飲食習慣、生活型態及肥胖,都是糖尿病風險因子。醫師指出,肥胖會造成胰島素阻抗及糖尿病,然而當高血糖發展失控,可能會出現體重不正常下降的現象。

陳清助醫師表示,糖尿病屬於慢性疾病,年輕族群可能因為症狀不明顯而輕忽。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早注意是否有高血糖和三高。臨床上也可見部份病患是受傷住院才檢查確診,因此,若有傷口久久不癒的現象,也要留意是否有血糖問題,提早注意糖尿病前兆。


減重可幫助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人更要注意「低血糖」

近年減重風氣興盛,坊間也有說法指稱減重能幫助治療糖尿病。陳清助醫師表示,體重標準因人而異,年長族群其實更要注意「肌少症」問題。也有研究指出糖尿病人死亡率最低的,反而是體重過重的患者。針對網路流行的「168斷食法」,陳清助醫師提醒,極端的飲食控制有可能造成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務必徵詢主治醫師意見後再實行。

陳清助主任強調,年長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相當危險,不但可能引發頭暈、手抖、冒冷汗、饑餓感,甚至可能導致昏迷。醫師提醒,服用藥物或施打胰島素後,一定要吃正餐。如果沒有食慾而忽略進食,應暫緩施打胰島素或有低血糖副作用的藥物,有症狀發生時應及時補充糖份,平日最好維持三餐定時定量,減少低血糖機率。


胰島素要洗腎打一輩子?  錯誤治療迷思勿輕信

胰島素發明至今已歷百年,劑型、效果、安全性皆有長足進步。陳清助醫師解釋,胰島素有長效、中效、速效不同劑型,也有預混型胰島素,可兼具中、速效的血糖控制效果,端依病人狀況進行藥物調整。

另外,網路上流傳「胰島素傷腎」或「胰島素要終身施打」等迷思,陳清助醫師指出,有些病人在介入胰島素後,高血糖狀況改善可改用口服藥。胰島素是身體所需之荷爾蒙,介入補充胰島素並不會造成腎臟損傷。過去是糖尿病人進入晚期施打胰島素,隨病程發展面臨洗腎,才會形成大眾的錯誤印象。

拜醫藥科技進步之賜,糖尿病治療的藥物種類也逐漸增加,現在也有「腸泌素針」劑治療可用。陳清助醫師說明,腸泌素較不會導致低血糖,也不會使體重增加,甚至有減重效果,但給付條件相對嚴格。如果病人施打後,血糖依然控制不佳,還是可能需要加上胰島素治療。


醫師提醒血糖控制三重點  年輕病人輕忽控制傷害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清助醫師提醒,糖尿病人平日應注意生活作息,建議掌握三大重點,第一是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第二是飲食定時定量、第三是規律用藥並依醫師指示施打胰島素或降血糖藥物。此外,應及早戒菸,飲酒則需適量,每日避免酒精攝取量超過30克。保持良好心情,適當抒發壓力,都對糖尿病控制有所幫助。

假日、節慶聚餐,也容易影響糖尿病的血糖狀況。陳清助醫師提醒,每年尾牙、過年、端午節、中秋節等重要節日,民眾容易大吃大喝,加上水果中含有隱藏糖份,都可能影響糖尿病人血糖控制。除了注意飲食之外,也可至醫院與營養師、衛教師諮詢飲食調整。

針對糖尿病年輕族群增加,陳清助醫師強調,年輕糖尿病患更容易輕忽疾病控制,反倒是高齡糖尿病人更重視血糖控制。然而,糖尿病所引起的大、小血管甚至全身問題,可能在確診十到十五年後才顯現其嚴重後果。

醫師呼籲,年輕糖尿病友務必要將血糖控制視為重要議題,千萬不可因為現在身體沒感覺,而造成未來因糖尿病控制不佳引起嚴重傷害。

延伸閱讀
糖尿病患染疫死亡率高8倍!穩定控糖防併發症是關鍵
第15期終於要「混打」! 打過AZ的97萬人可自選混打BNT、莫德納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