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碳寶藏/比雨林強!台灣擁豐富資源 2050零碳排就靠它

何哲欣/專題報導-2021-12-16 12:00:00
藍色是象徵潔淨的顏色。台灣以海洋立國,周圍擁抱著的湛藍海水,蘊藏許多豐富資源,其中,「藍碳」將會是台灣與國際力抗全球暖化、達成「2050淨零碳排」最重要的寶藏。生態學者呼籲政府,重視台灣的藍碳資源,納入碳交易機制內,「現在不開始做,2050年要達成淨零碳排,絕對來不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達成淨零碳排,一方面要減少使用化石燃料,降低碳排放,但另一方面也要想辦法「固碳」,把氣體中的碳還原成固體,這就需要借重植物的光合作用。根據綠色和平組織估算,「全球最大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每年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森林的20%至25%,更儲存了近1千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全球10 年的碳排放量。」

但是相較於大家熟知、陸地上的「綠碳」,海洋中的「藍碳」卻一直遭忽視,直到近幾年才逐漸有學者投入研究,揭開藍碳的秘密。藍碳指的是紅樹林、海草、鹽沼、海藻等海洋植物,澳洲學者2019年研究,這些植物每年每單位面積固碳速度與效率,是陸地森林的6到10倍。

▲藍碳生態系能吸收二氧化碳,變成固體的碳。示意圖
▲ 碳的種類。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台灣濕地協會榮譽理事長林幸助,是國內長期研究藍碳生態系的知名學者。他解釋,海洋植物本身抗鹽,不怕海水,是它們固態能力比陸地植物更強大的原因,而且森林還怕野火,天乾物燥時森林野火一發不可收拾,不只讓森林受損,大火燃燒後釋放的二氧化碳,讓綠碳辛苦累積的成果功虧一簣。藍碳就沒有這方面的困擾,且藍碳與大氣有海水阻隔,也不容易再度被分解。

「台灣本島紅樹林面積有680公頃,西海岸從南到北都有,有33公頃的鹽沼,面積最大的是高美濕地,但最有潛力的是東沙群島,有高達5400公頃的海草床!」林幸助列舉台灣的藍碳潛力。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劉少倫專長是藻類研究,他補充,能行光合作用的藻類也可以視為藍碳生態系,例如新竹香山沿海、東海岸鄰近海底峽谷等地的海藻生態系,「台灣北中南環島一周,都是藍碳!」

諷刺的是,台灣擁有毫不遜色的藍碳資源,但對藍碳的態度仍不夠積極。澳洲是全球藍碳生態系的重點地帶,澳洲政府也積極投入保育沿岸生態資源,今年五月,澳洲政府宣布啟動投入7500萬美元的預算保護海洋,其中還要提撥逾2000萬美元投入藍碳計畫。

今年6月,中國也在廣東舉行「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碳減排量轉讓協議簽約儀式,完成中國首次「藍碳」項目交易。

至於台灣,林幸助在2018年發表紅樹林生態系的碳循環研究,刊登在國際知名的《Global Change Biology(全球變遷生物學)》期刊,但卻未獲得國內太多迴響,政府決策牛步前進。「台灣的研究被刊登(期刊)上面,這很不容易!但這三年來,(我)像狗吠火車一樣!(減碳成績)還被中國追上!」林幸助嘆了一口氣。

3年過去了,今年四月,總統蔡英文在世界地球日宣示,台灣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十月國慶談話,蔡英文再度重申目標,一聲令下,總算讓國內開始重視減碳。

不過台灣要達成目標,經濟部長王美花也坦言「很難」。根據環保署資料,我國2019年能源使用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2億5千6百萬公噸,占全球排放總量的0.76 %,全球排名第22位;每人平均排放量為10.77公噸,全球排名第19位。

林幸助推算,台灣紅樹林每年可以吸收4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海草床可吸收16萬公噸二氧化碳,加起來20萬公噸,他今年投入高美濕地的鹽沼研究,估計若再加上鹽沼,可以吸收30萬公噸。

「如果再強化管理紅樹林,不要讓紅樹林長得太密,還可以再強化吸碳能力,台灣本島的藍碳生碳系,一年吸收5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不是太難。」林幸助樂觀看待。

紅樹林還可以減少風暴與海浪侵襲,是天然的防風林,還能帶來生物多樣性,與鳥類、潮間帶動物共存,紅樹林木材在東南亞國家還能拿來蓋房子,「保護藍碳是國際趨勢,可以達到多贏效果。」林幸助說。

▲ 台灣的藍碳資源。
「天然的尚好!」劉少倫說,西方國家跨國企業無法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減排就有困難,藍碳生態系就能幫忙吸碳;國外也確實有提出人工吸碳的方式,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捕捉後變成顆粒狀的固態碳,只是這在技術上雖然可行,但若要提高效率,又會用到額外電力,更何況若又因此繼續使用化學燃料,這對淨零碳排沒有加分。他再次結論,「藍碳提供了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一個解決方案。」

不過理解藍碳的效益是一回事,實際上要怎麼讓藍碳扮演減排的重要角色,又是另一回事。為了鼓勵企業減少排碳,需要做碳交易才能創造更多誘因,讓排碳大戶需付出更多成本。

綠色和平基金會專案主任劉羿君說,藍碳生態系需要人類保護,所需費用應透過政府收取碳費,每排放一噸碳,就要收取一定費用,不但要從源頭減碳,也可以增加資源保育藍碳生態系。劉少倫也認同,若企業使用的是髒的能源,也就是舊有的化石燃料,就應該多課稅,為過去的浪費負擔更多責任。

但是台灣目前對於碳定價訂多少,也就是每排碳一頓要課徵多少碳稅或碳費,仍莫衷一是。

COP26閉幕後,環保署長張子敬在立法院答詢時說,行政院已成立「淨零排放路徑評估工作小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也會更名《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預計下個會期就會送行政院審查,草案將明確列入2050年淨零碳排、調適專案,並新增徵收碳費規定。

林幸助說,雖然學界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更精準掌握藍碳的吸碳效率,但政府的角度確實有點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的)政府很可惜,很多國家都已經把紅樹林碳權,當作很重要的標的,推動碳交易,像廈門已經有紅樹林碳交易,新加坡也已經有以自然為本的碳交易市場,我們也應該要推動認證制度,讓國外也採信,就可以推到國際市場, 國內外大企業可以透過碳交易取得碳權,抵銷自己要排碳所需碳權,藍碳生態系就可以獲得資金,又可以再繼續復育保育,相輔相成可以創造更多碳權,這才是雙贏的做法。」林幸助語重心長建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