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已經過了將近2年,但疫情不但沒有停歇的跡象,近來又發現新的變種病毒Omicron,讓各國再度繃緊神經。《金融時報》報導指出,這顯示出新冠肺炎疫情仍能造成巨大衝擊,迄今為止為了結束疫情所做的努力可能將嚴重受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金融時報》報導,疫情大流行將近2年,預估比Delta病毒更具傳染性,顯示出新冠病毒並未失去能造成嚴重衝擊的能力,且可能會讓迄今為止為結束大流行的努力化為泡影。就目前而言,種種徵兆令人不安,Omicron病毒有著一成大量的50個突變,其中32個發生在關鍵的棘蛋白位置,能讓它逃避免疫系統,並且更快速的傳播。
雖然在發現Omicron病毒之後,不少國家迅速做出反應,實施邊境管制並禁止來自非洲南部的部分國家航班入境,但爭取到的時間仍是短暫的,過往經驗已經表明,要阻止新毒株在全世界傳播是不可能的。幾天下來,已經在以色列、香港、英國和幾個歐洲國家發現Omicron病毒蹤跡。報導認為,重點應該放在如何進行應對措施,並加速疫苗接種。且旅行限制會給發展中的經濟體帶來困難,即使是在發達國家,因供應鏈緊張和勞動力短缺,都可能會因為重新實施封鎖而惡化,間接助長了通貨膨脹,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認為,新的變種病毒帶來兩個教訓,其一是它體現了
基因組監測再提供預警方面的價值,以及進一步進行共享的必要性。雖然南非再次的展現了專業知識,但已經上傳到全球資料庫Sars-Cov-2的基因組中有80%以上是來自北美和歐洲。
其二是
加快向低收入國家提供疫苗的重要性。長期以來,大眾都在擔心發展中國家接種疫苗速度緩慢,除了道德問題之外,還可能讓病毒留下大量的感染源,進而發生潛在的疫苗抗性突變,接著擴散至全球。如果世界要贏得這場與病毒的長期消耗戰,確保疫苗公平獲取就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