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空軍戰機架次與機型最多只能暫時有意義。
※軍費有限、除非加稅否則換裝時程會很慢。
新聞
18日,跑總統府線的媒體記者與外國媒體,一同於嘉義基地見證空軍F-16V戰機性能提升的接裝典禮。期間除F-16單機作性能展示外,也有雷虎小組的飛行,地面陳展機更是攜掛電戰莢艙、狙擊手標定莢艙、AIM-9X飛彈、AIM-120飛彈、GBU-10導引炸彈以及室內展示JHMCS頭盔,全面顯示空軍全戰備能量,進而成為上週軍事新聞的火熱議題。
※空軍戰機架次與機型最多只能暫時有意義。
這則新聞許多媒體都以全球首支F-16V戰機聯隊為標題做新聞,後續還有以台灣空軍的戰機架次位於世界第幾位做新聞,也有媒體以台灣F-16戰機數量最多為文。這些新聞看似一片大好,但實際上很可能只有暫時性的意義。
首先是F-16V戰機數量問題,除美國外,台灣確實是操作F-16戰機較多的國家,但是否是最多的?在此先將此問題保留讓大家思考。我們先看土耳其操作F-16戰機的數量,由於土耳其因採購S400飛彈而被美國剔除在F-35戰機的採購行列,後續美國又以F-16戰機的銷售來替代,據統計目前土耳其操作245架F-16戰機。
若後續土國經費足夠而將所有F-16戰機升級為F-16V時,屆時F-16V戰機數量上的比較將會被土耳其所超越,所以說這種F-16V戰機數量的多寡只有暫時性的領先意義,這種情況好比先前全世界大都市在比賽,那一座都市內擁有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那樣的情況。
其次是空軍戰機數量佔全世界比重問題,這種統計資料有其真實面但也有虛假面,真實面是經過公開資料或是武器出口國的管制資訊,確實可以輕易的得知各國戰機數量與型號,但這種全世界第十大或是第二十大空軍的新聞也可能失真。
這牽涉到建軍備戰問題,台灣軍隊建軍目的是抵禦中國軍力,因此所有軍力比較都必須跟中國軍力做比較,或是清楚的告知國人才有意義。否則會淪於虛假的安全感,目前中台軍事態勢是敵強我弱,台灣空軍升級F-16V戰機,中國方面也不是沒有更新,況且中國還有殲20之類的匿蹤戰機(雖然有些評論不相信殲20的匿蹤性),這也是軍力評估上比需採用隨時修正的概念,因為你在成長、對方也在成長,必須兩相比對分析優劣才有意義。
※軍費有限、除非加稅否則換裝時程會很慢。
這次成軍典禮上還有大眾比較少見到的裝備,ALQ-184電戰莢艙與狙擊手標定莢艙,這兩項裝備過往基地開放時較少陳展,除航空迷平日拍攝外,一般大眾比較少看得到。
狙擊手標定莢艙讓F-16戰機遂行對地攻擊任務時的便利性,而電戰莢艙算是現今戰機出任務時的必要自衛配備,問題是是不是升級後的F-16V戰機每一架都配備莢艙?機敏。再以JHMCS頭盔這種算空軍個裝的裝備,是否已經一人一新盔了?機敏。這些問題留給大家去思考。
再回到電戰莢艙的問題,若說戰機配備電戰莢艙是戰機出勤時自衛的必要裝備,那空軍的幻象機隊與IDF機隊呢?幻象機隊有被航迷戲稱為「法國麵包」的電戰莢艙,而IDF相關的電戰莢艙議題,在今年的軍事新聞中才又被炒熱,IDF戰機問世20餘年,期間並不是沒有人想過要發展專用的電戰莢艙,但因為重重因素而遲遲不見下文。
這些情況不只空軍,陸軍航空隊也有類似案例,以AH-64E直升機為例,機上的長弓雷達有無一機一具?當初無論是經費有限還是戰術運用上被上級覺得不需要,最終這30架攻擊直升機並沒有全配30具長弓雷達。
而就預算分配的角度來說,海空軍機艦武器交戰距離長,機艦購置費用龐大與人員時間訓練時間長,因此會佔用比較多的軍事預算,陸軍算是三軍預算撥補的末端,陸軍航空部隊算是天之驕子的部隊,但也無力購置全套的長弓雷達,這邊之所以強調長弓雷達,是因為配備長弓雷達的阿帕契直升機,出勤時可以「一機抵兩機」,可以替代一組OH-58D與AH-1W出勤。
陸軍主戰的步、裝、砲三兵科的裝備換裝時程來說,換裝時程也不是外界想像的快,先前金門發生戰車翻覆事件,陸軍後續檢整後還是換M41D戰車返金,馬祖地區於上週雲台操演的火砲,用的還是M59加砲,服役一甲子。這兩年的軍購才在討論M109A6自走砲的引進,新引進的自走砲與戰車也勢必裝備本島部隊,很可能未來的五年內,大眾還是看得到M59服役。
海空軍機艦基本上都必須維持在一線備戰狀態,至於其他軍種與兵科裝備的換裝時程,速度很可能會是大家無法想像的慢。除非加稅且特別指定軍購專用,否則我們在日後還是會看到陸軍操作M59火砲,戍守於外島地區的景象。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