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報導,台灣推動新南向政策多年,東南亞地區強勢崛起成為企業投資的新興陣地,而印尼作為東協最大國家,擁有堅實的人口紅利優勢,又擁有全球最大穆斯林人口,更吸引許多台商前往投資。台灣東南亞與南亞協會(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Association Taiwan)今(10)日舉行【疫情後台印尼經貿情勢的機會與挑戰】線上座談會,除了針對印尼疫情下經濟與市場轉變進行概述,也邀請五名來自不同產業領域的印尼台商代表,分享疫情期間面臨的挑戰、適應經驗及未來展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次線上座談會由台灣東南亞與南亞(南南)協會主辦,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淡江大學東協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協辦。與會來賓包括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陳忠大使、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蕭振寰公使暨經濟組組長,會中由南南協會林若雩理事長的專題報告拉開序幕,五名跨產業別台商各自分享疫情下挑戰與經驗,兩名淡江大學教授——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鄧建邦教授和產業經濟學系陳玲瑜助理教授也分別進行意見交流。
林若雩理事長在報告中指出,印尼坐擁2億7千多萬人口,是全球第四大人口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穆斯林國家,其15-64歲人口佔67.8%,人口紅利是一大亮點。作為全球第16大、東協第1大經濟體,印尼早就是G20成員,明年高峰會更將在峇里島舉行,顯見印尼在國際上的地位不容小覷。此外,穩定的民主體制、驚人的消費力與GDP等,也都是利於投資的優勢。
這兩年受到疫情影響,尤其今年中旬印尼疫情嚴峻,旅遊業及國內消費首當其衝,對製造業、港口運作和區域供應鏈也都有衝擊,無疑讓台商面臨不小挑戰。去年印尼GDP萎縮2%,但隨著疫情趨緩,現在經濟開始有復甦之兆,世界銀行(World bank)預估印尼今年GDP成長約為3.7%,雖與4.4%的目標有落差,但整體還可以。
此外,印尼在疫情衝擊下也對政策進行調整,包括不斷加強基礎建設、優化經商環境以吸引外商投資,並提出為期4年的國家中期發展計畫(RPJMN),推動工業4.0及數位轉型,未來電商市場也相當看好。林理事長於結論指出,「目前,印尼採取防疫與經濟平衡政策,未來復甦跡象顯著,台商在印尼的投資貿易應可於最短期間內,由低谷朝向寬闊的未來」。
任職PT Cana公司總經理、從事排釘業的台商楊順凱分享道,疫情打擊印尼國內經濟及內需市場,但由於PT Cana公司主力為外銷,國內銷售比重只佔20%,因此打擊相對小。再加上歐美國家疫情期間採居家工作,民眾閒暇時間變多,居家DIY市場夯,乘著「宅經濟」的順風車,海外排釘訂單需求反而有所成長。
儘管如此,PT Cana公司也在疫情下面臨金屬原物料價格飆升、國際船運運費倍數調漲,讓公司成本飆升的困境,成本反映在產品價格上更打擊外銷國際的競爭力,也對公司資金流轉形成挑戰。不過,對於後疫情印尼經貿發展,楊順凱持樂觀態度,表示近期原物料在中國受到限制,再加上印尼積極招商,因此未來有望將供應鏈廠商引入印尼,減少供應鏈的運輸成本。
任職印尼興南紡織總經理、從事紡織業的柯百觀則分享,興南紡織業務著力於穆斯林產品,以布匹染色、印花處理加工和代工為主,屬於勞力密集產業,且高達95%是做內銷,因此在疫情下遇上印尼封城管制、經濟萎縮等情形都受到嚴峻衝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興南紡織早在疫情爆發之初就超前部署,將集散地分散出去,減緩疫情下送貨困難的問題,同時積極落實政府防疫措施,爭取到政府允許開工,讓生產不停滯。公司也針對疫情下市場轉變調整產品型態,開發中低價位產品。在種種努力下,興南紡織去年年中逆勢創造出700萬碼產能,展現出疫情下的適應力和韌性。
防疫部分,公司除了建立一套嚴格的防疫SOP並透過糾察隊落實,同時也增設人臉辨識系統、實名制及全身消毒的步驟,嚴格做好防疫把關。此外,考慮到疫情下人心惶惶,公司為照顧工廠內印尼員工的信仰需求,直接在廠區建立清真寺,不僅讓員工心靈有所寄託,還能確保防疫到位,同時凝聚公司職員的向心力,也建立員工對公司的信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