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流水,一笑生花,電視屏幕罕見的《孟婆客棧》嘗試將「傳統歌仔戲」與現代「情境喜劇」(situation comedy)跨界融合,成功打磨出接地氣(localization)的台式歌舞劇,不論形貌或意涵,無不展現了生猛、豐沛的創作企圖。看似嘻笑怒罵插科打諢,實則直面宿命拆解人生,犀利地付予了戲劇元素、陳舊經典、表演模式迥然不同的解構、重組。擁有龐大群眾基礎的天王小生唐美雲掛帥全劇製作人,領軍方馨、蔡振南、王彩樺、施易男…等名演員挑戰專業歌仔戲範疇,是勇氣可嘉的自我突破,也是一新耳目的看點亮點。首播開出收視率1.17的可喜佳績,攀上公視台語台開播兩年來的最高紀錄,迴響不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尤其當吳念真、柯一正、吳定謙這些在台灣電影、電視、舞台劇等領域都有特殊地位的名字出現其中,可以預期的,《孟婆客棧》各方各面的「柔性革命」就不只是宣傳噱頭而已。就戲論戲,眼見為實,首播的頭兩集中,不同戲劇趣味彼此衝撞、誘發出的反差魅力(山伯英台對唱的工筆抒情VS.客棧員工的即興發揮),以及「舞台表演」和「影像表演」兩種節奏不同的戲劇特色之間的磨合與切換(尤其表現在唐美雲這個主軸人物的縱橫全場上),在在看得出用心,對於之前熟悉或不熟悉歌仔戲的觀眾來說,都是一個眼前一亮的嶄新選擇。
從創作的思路來看,《孟婆客棧》裡的「歌仔戲」肩負了成立一個獨特「世界觀」的功能,(在冥界裡,心中所感都能隨口化成歌),這讓歌仔戲介入戲劇表演的合理性與必要性瞬間成立,這也跟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2019)以電視載體呈現原汁原味的正規歌仔戲有著明顯的區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演員許富凱、方馨、李千那、陳竹昇、羅北安…來自電視劇、唱片、舞台劇不同背景,戲裡大段大段的歌仔戲唱腔卻是說來就來有板有眼,雖離正統歌仔戲演員的紮實唱工還有段距離,然而樸實無華的聲音表情意外地給了歌仔戲另一種說不上來的真誠與清新,加上《孟婆客棧》在歌仔戲傳統「七字調」之外新編曲調佔的比重不輕,也都讓「音樂劇」(MUSICAL)的韻味跟精神更形活潑靈動,由人到歌,新意盎然,無心插柳地開啟了歌仔戲的另一番旖旎。
「影像表演」可以藉由放大局部而凸顯細節,「舞台表演」無法讓觀眾看清演員的五官卻必須讓最後一排都能進入情節的氛圍,兩種藝術在讓觀者「共感」的技巧上所用的力道、節奏都存在著頗大的差異,唐美雲的男主角「萬千帆」生前是珠寶商人、立法委員,死後成了冥界客棧的CEO,表演上既要兼顧影視鏡頭的調度與收斂,還要做足演唱時的功架、身段,人物的氣場、神韻必須一以貫之,表演的氣息卻能夠在兩種形式特色裡精準切換,對於兩種表演藝術的精髓盡皆駕馭自如(也挑戰了不依賴舞台表演時因為「距離美化」所產生的包裝與保護),著實令人歎為觀止,而這也成了《孟婆客棧》全劇tone調的把控要領,喜劇的誇張、傳統戲曲的濃郁深情、現代戲劇的生活寫實,取得了相得益彰的匯聚與整合。
《孟婆客棧》全劇30集,篇幅不短,以客棧中轉世之前來來去去的「貴客心願」做為故事單元的裁切,這樣的戲劇結構,在韓劇《德魯納酒店》、《雙甲路邊攤》都有類似的運用,增添了誘引觀眾入戲的「勾子」,以及情節題材的多樣性,是一種討喜的說故事方式。而以「客棧」做為主舞台的概念,也設定了藉由這些故事對於人世悲歡觀看、審視、和解、反芻的目的,「七日內,了卻塵世間的牽掛與遺憾」,是看戲的懸念,也是耐人咀嚼的禪意。第一單元中,白髮蒼蒼的銀心替老夫人打了英台一巴掌(斥其「不孝」),是神來之筆,也可見《孟婆客棧》對於耳熟能詳的老戲哏的新視角,讓人印象格外深刻。
《孟婆客棧》在視覺上力求創新的精神,在台劇「市場規模」、「製作預算」都萎縮的現時當下,相當應該獲得嘉許。冥河背景的大氣CG、陳竹昇等人出場的鮮活特效、「山伯英台」單元配合身段出現的蝴蝶動畫…,都稱得上畫龍點睛,可圈可點。參考「福建土樓」的多層環形建築,繼中國動畫《大魚》、好萊塢大片《花木蘭》之後,也在《孟婆客棧》裡出現了,烘襯出冥界客棧「自成一方天地」的舞台中心聚焦,也別有一番巧思。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