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胃食道逆流困擾嗎?現代人快速的生活節奏,許多人常常飽受胸悶、泛酸、腹痛、咳嗽等問題,其實都與胃食道逆流息息相關,為幫助大家解決這個新文明病,營養師李婉萍將臨床經驗以及許多實證醫學的研究資料,根據台灣本地的真實狀況,收錄於《護胃聖經台灣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確攝取纖維 有機會逆轉胃食道逆流
營養師李婉萍指出,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胃灼熱的頻率和膳食纖維的攝取量呈現負相關,換句話說纖維吃得少,就會增加胃灼熱發生次數。
雖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也針對胃部灼熱議題,提出應攝取富含纖維食物的建議,但目前纖維改善胃食道逆流的機制尚未明確,可以確定的是膳食纖維與進食和消化之間的關係仍有脈絡可循,無論是水溶性纖維或非水溶性纖維,都具有能間接減少胃食道逆流機會的特性,但要如何正確攝取纖維,獲得纖維好處,可是有撇步。
轉換高纖飲食應循序漸進 從每週間隔開始
根據衛福部建議,一般成人每日約需吃到25至35克的纖維,若是攝取過量不僅容易脹氣、排氣,也會影響體內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吸收效果,因此在嘗試轉換成高纖時一定要循序漸進。營養師李婉萍在書中舉例,首先可採取每週間隔的方式,像一週在三餐之中添加水果或蔬菜,下週再把白麵包換成全麥麵包,將一整天人體所需的膳食纖維分散在每餐之中,而非透過一頓飯來獲得。
漸進式低酸飲食 助受損胃逐漸修補回來
此外,要讓纖維發生作用,這時攝取足夠水份也是關鍵,主要因纖維質在腸道形成糞便過程中會吸走大量水分,因此可透過「每公斤體重✕30~40cc」來計算每人每天所需補充的水分。營養師李婉萍強調,在了解纖維與水分的重要性後,就可以開始執行包括排除期、修復期、保養期等三階段的漸進式低酸飲食,首先是第1週「排除期」,了解胃部明顯疼痛不舒服情況,且避免再吃會加重症狀的食物,並在這階段裡採取溫和飲食原則。
堅守溫和飲食原則 幫助胃部充分休息
營養師李婉萍說明,所謂溫和飲食原則就是低油、質地柔軟食物、不吃生食及難消化食物、不喝湯與飲品、吃早餐、不吃加工品及速食、正餐吃八分飽並選擇合適的水果,直到進入第2週「修復期」,胃部已經逐漸好轉,但未達到康復狀態,仍得持續堅守像低油、不吃生食、日常飲食加入護胃食物等飲食原則,一直維持到第3至4週「保養期」,讓胃部不適獲得舒緩狀態,這時飲食範圍就可以稍微放寬,偶爾享用喜歡食物,但把握適量即可的重點。
把握漸進式低酸飲食 降低胃食道逆流發作頻率
透過漸進式低酸飲食可望幫助排除可能引起發炎、加重胃部負擔的食物,以及攝取有利於保護、鞏固胃功能的溫和食物,讓受損的胃和食道能慢慢被修補起來。營養師李婉萍在書中強調,尤其胃部疼痛或出血後修復時,若能把握這樣的飲食模式,不僅有助於降低胃食道逆流發作的頻率,也能改善胃炎、脹氣或是消化性潰瘍等症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長期飽受胃食道逆流困擾? 《護胃聖經》教你4週食療護胃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