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國安座談:藍兩岸論述呼應中國 與台灣民意嚴重悖離

▲民進黨中國部舉辦「台灣民意變化、政黨競爭與兩岸關係」座談會。(圖/民進黨提供)
記者黃宣尹/台北報導-2021-09-26 15:48:38
民進黨中國部今(26)日舉辦第3場「國安與兩岸情勢」系列座談會。民進黨中國部副主任林琮盛於會中表示,從國民黨主席當選人朱立倫回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電文中,再度看到國民黨宛如好學生一般不加思考、照稿答覆中國「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試卷,把兩岸關係緊繃的過錯全歸咎民進黨,此全面呼應中國的說法,與台灣主流民意相悖離,令人失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進黨中國部舉辦「國安與兩岸情勢」系列座談會,第3場主題為「台灣民意變化、政黨競爭與兩岸關係」,由林琮盛主持,並邀請兼任民進黨國際部主任的立委羅致政、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范世平與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任蔡佳泓共同剖析兩岸議題上國內民意趨勢與各政黨兩岸政策立場差異。

林琮盛於引言時提出,近期多項民調數據顯示,強調「台灣認同」與「對中無感或反感」已是當前台灣主流民意。在2黨競爭下,大黨應朝向中間路線修正,如民進黨1999年提出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不僅認同中華民國,也認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然而卻看到國民黨主席選舉過程中,許多言論都與主流民意背道而馳、向深藍意識形態靠攏。國民黨未能尊重、認知台灣主流民意,相當可惜。

蔡佳泓則從歷年政大選研中心民調數據比較年輕民眾與其他年齡層民眾對於民族認同、兩岸與美中關係之看法,同樣發現自2008年開始,年輕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贊成台灣獨立的比例已超過全體認同觀點的比例;到了2020年,已接近8成年輕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5成年輕人贊成獨立或盡快獨立。

蔡佳泓也指出,年輕世代多支持台灣獨立與台灣認同,面對美中關係也能客觀務實看待。近4成年輕民眾認同中國在亞洲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但當被詢及台灣應與美國或中國保持良好關係以發展經濟或國家安全時,民眾卻多選擇美國。由民調數據顯見,年輕民眾並不否認中國的強大,但更認為這是威脅而非機會;下個世代經濟與國家安全的選項,美國相對於中國而言,對台灣更為重要。

范世平則分析昨日落幕的國民黨主席選舉,他認為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彷彿回到32年前趙少康或張亞中的反國民黨「本土化」路線,雖然張亞中並未當選,但這股強大力量確實存在於國民黨內。范認為,台灣人認同自我是相當自然的現象,趙少康、張亞中等國民黨人卻將年輕世代的台灣認同感怪罪於1990年後的本土化思潮,與台灣主流民意嚴重違背,若再不願意與年輕世代對話,黨員結構高齡化的國民黨未來只會繼續快速萎縮。

范世平也認為,朱立倫當選後只是國民黨內部更多問題的開始。如何解決國民黨內路線分裂問題、重新論述貼近民意的兩岸關係,都是當務之急。而朱立倫主張的親美友日路線,在國民黨未來反萊豬、反核食公投的表態上,除了難以說服台灣大眾,恐怕也難以說服美國、日本等台灣盟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致政則從國際民意的觀察指出,無論是軍事威脅、經濟力量、自由人權等議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看法多為負面,並認為對於中國應採取更為強硬的作法。羅認為,若未能引領黨內意識形態朝國際、台灣主流民意靠攏,縱使朱立倫強調要與台灣及國際社會展開對話,恐怕也難獲得各方認同。

羅致政也批評,國民黨期待習近平賀電是相當奇怪的心態,認為對於世界各民主政黨而言,這反而是燙手山芋。他強調,國民黨回覆習近平的電文,是用申論題的方式,企圖用含糊包裝的語言回應中共出的簡答題。然而,攸關台灣主權議題的表態,不能容許模糊空間存在,也不應與台灣主流民意相悖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