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廣場》柯玉枝/期待令選民「安心」的新國民黨主席

▲中天新聞18日舉行國民黨主席辯論會,左起黨主席江啟臣、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前主席朱立倫。(圖/中天新聞提供)
文/柯玉枝-2021-09-21 12:05:42

柯玉枝/大學教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年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即將在這個周六(9月25日)登場,究竟哪一位候選人能夠勝出,而新任黨主席又是否能夠重新擦亮中國國民黨這塊老招牌,在民主進步黨在內政事務上頻頻失分的時刻,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選舉因而成為高度各界關切的議題。

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9月18日)下午4點到6點的民辦網路辯論會中,四位黨主席候選人捉對廝殺、相互詰問,言辭犀利且針鋒相對,精彩程度遠勝於由國民黨自辦的各場次政見發表會。

黨主席應該是令參選同志「安心」的戰略規劃師與無私操盤手

在政黨政治中,贏得執政權是政黨的唯一目標。而黨主席在各類選舉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位具有綜和戰略規劃師與無私心操盤手,或是內閣制國家的戰略規劃師與「選舉看板」,或是總統制國家的政見規劃者與選戰操盤手。而由於選舉時程的定期特徵,政黨的各種戰略規劃必須兼具短期的實踐性與長期的理想性,前主著重功利效能,後者則以能夠感動人心的論述為要旨。

在看完週六媒體舉辦的辯論會後,個人認為明確坦率表達願意單純扮演2022及2024選舉操盤手的江啟臣,明確提出透過公開透明的初選制度確保40歲以下的年輕人能夠有更多參選機會的,相較「躁進理想」的張教授、「夭鬼假細膩」的朱主席及規劃能力略顯不足的卓縣長,似乎更讓人「感到安心」。當然,江主席不經意低頭看稿的學者習慣容易被誤解為是準備不足或沒有信心,這或許是江啟臣民調落後的原因之一。

朱立倫前主席在辯論會中的以攻擊張亞中為重心的辯論表現,讓人有些失望。畢竟,張教授因為仍不是專業的政治人物,民眾對其言論尺度多較為包容,但是朱立倫卻是一個擔任最大地方自治體新北市長8年的地方百里侯,其在辯論會中劍指張亞中為主要假想敵的策略操作與犀利言詞,雖然可以理解,但卻讓人感覺有些不厚道。

「具體可行」的規劃才能爭取認同

在民主政治中,選民投票行為是左右政黨政治結果的關鍵因素。從台灣當前的選民結構變化來看,國民黨在總統選舉中越來越難選是一個結構性困境。因此,雖然四位候選人不斷強調倘若當選將以2022及2024的勝選為最高目標,強調會推出最強的候選人參與2022與2024的選舉,也提及必須爭取年輕人認同與加入國民黨,否則國民黨沒有未來。

無論是火力四射的張亞中教授,換柱參選的曾任黨主席朱立倫,40世代的年輕現任黨主席江啟臣立委,又或是前彰化縣百里侯卓伯倫,下一屆黨主席肩頭的擔子絕對沉重,能夠真正扛起的人才是最佳的黨主席人選,無論是推動黨務,規劃執行選舉戰略,或是「出一張嘴」型的候選人或許能夠賺到「討論度」(聲量),如何將講得「嘴角生波」的政策在短期內具體落實才是真功夫。

黨主席是選戰中統整戰力的「桶箍」、後援者與協調者

對於在辯論會中砲火四射「張教授」的一些觀點,個人則有些不得不鳴的想法。首先,張亞中先生於辯論會中指出民進黨贏在論述,要破之才能贏,然這種「口號式說法」雖然動人卻很難落實,因為民主選舉時程是固定的,而選民政治偏好卻相對穩定,難以在短期間轉變。曾經在洪秀柱出任黨主席時協助論述的張教授對此應該不陌生。其次,民主國家的政黨主要功能,本來就包括扮演贏得執政權的輔選機器,在各項選戰中,黨主席本應是輔選最重要的操盤者,是團結全黨戰鬥力的「桶箍」,是參選同志們最佳後援者、協調者,更是發揮政黨整體戰鬥力的大將軍。但是張亞中卻在辯論會中表示若當選將會在2023年將指揮權交給最強的黨總統候選人,自己退居幕後,這是何其輕率且推諉責任的說法,真是讓人嘆為觀止!也所以說筆者認為如果願意踏踏實實,扮演好後勤+操盤角色的人選,而不是自己上場或是當甩手掌櫃,或許是國民黨目前黨主席的最佳選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