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方縣市首長與議員選戰,是台北市長柯文哲領銜成立的台灣民眾黨要面臨的重大考試之一。其中由柯文哲執政近8年的台北市又是重中之重,無論是副市長黃珊珊能否繼承衣缽接任市長,又或是民眾黨台北市議員的當選席次數目,都是柯文哲施政8年來的間接成績單。而柯文哲的光環是否能傳遞給民眾黨的候選人們,特別是「台北市」的候選人們,將是選戰中非常重要的觀察指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間先拉回2020年總統及立委選戰,台灣民眾黨憑著柯文哲的金字招牌,雖然囊括了第三多的政黨票,也在立法院內有了5席不分區立委,不過反觀區域立委選戰,民眾黨的候選人們並未如此順利,而是「全軍覆沒」。換言之,將政黨票投給台灣民眾黨的人們,可以肯定是支持柯文哲的,但卻不一定支持民眾黨,因為政黨票的得票率,並未反應到區域立委的選票中。
而在2018年柯文哲爭取連任時,也有少數想憑藉柯文哲光環而以無黨籍參選台北市議員的候選人。不過礙於當時台灣民眾黨並未成立,且多數候選人都只想憑藉政治紅利當選,有地方實力的人並不多,因此多數當選的候選人都為原議員或紮根許久的地方人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2022年則完全不同,除了柯文哲已經組織台灣民眾黨外,多數檯面上呼聲較高的北市議員參選人們,都為柯文哲市府內的幕僚,可以說是加深了在選戰中與柯文哲之間的聯繫,民眾對於台北市政的好惡,或多或少也會反應在選票上,也因此部分幕僚雖然在地方基層紮根不深,但可以透過柯文哲的市政成績,來說服民眾將票投給民眾黨的候選人。
假設2022年民眾黨在北市6個選區都推出1名候選人參戰,如果6席全上,對於柯文哲與民眾黨來說當然是最好的結果;不過若是6席中當選數少於3席,恐怕就象徵著民眾黨的大潰敗。原因在於這樣的敗選,證實就算憑藉著柯文哲的8年執政政績,其光環仍舊無法轉移給他人。到時候民眾黨恐怕得好好思考:若是沒了柯文哲,民眾黨還剩下什麼?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