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解封迎中秋防疫也要顧保障 意外、醫療險建議這麼保

▲面對微解封後的首個中秋連假,除要做好防疫措施,壽險業者提醒也要檢視自己短期出遊保障、長期醫療保障是否足夠,在雙層防護之下,才能真正無後顧之憂的安心出遊。(示意圖/資料照,大園分局提供)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2021-09-21 18:00:00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維持二級警戒,但可微解封出門旅遊或用餐,只是仍有群聚事件,有些縣市則提升為「強化二級警戒」,因此民眾還是要小心防疫,尤其迎來微解封後的首個中秋連假,不少民眾已著手計劃出遊或多請幾天假返鄉,壽險業者提醒,除了出外防疫措施做足外,也要檢視自己短期出遊保障、長期醫療保障是否足夠,在雙層防護之下,才能真正無後顧之憂的安心出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台灣人壽內部網投資料統計,7月中微解封以來,民眾已逐步恢復旅遊活動,截至8月國內旅平險件數較疫情爆發前提升85%,平均保費更增加40%,顯示民眾在國內旅遊的保障意識顯著提升,預期中秋節4天連假,外出旅遊人潮將再湧現。另網投數據顯示,超過94%的網投保戶在投保旅平險的同時,也會一併加購傷害醫療實支實付保障。而網路投保國外旅平險部分,統計自6月以來,投保天數拉長,較去年同期提升70%,平均投保天數超過60日。

隨著疫情趨緩降級、防疫措施解封,近期路上再現車潮,週末假日景點也出現出遊民眾,交通事故、出遊意外也隨之增加。全球人壽表示,國人通常在國外旅遊時皆有多重旅遊保障,比如透過旅行社投保旅遊平安險、旅遊行程刷卡的旅平險或自行找業務員投保旅平險等,但現在受限於疫情關係無法出國,國內旅遊也因微解封獲得青睞,但說走就走的微解封國旅,也千萬別因為不是出國就忘了要帶保障隨行,只要在出門前1小時透過網路投保,即便是一趟說走就走的2天1夜隨興出遊,或是4天3夜的家族旅行,都能在自己原有的保險保障上再多一層加強保護力,當不幸發生意外時,也會依照條款給付相關保險金,落實公平待客原則。

此外,不論上班或各種型式微出遊,只要出門在外最需要的就是意外險與意外醫療險的防護隨行。金管會今年7月1日正式調降個人傷害保險(不含旅行平安保險)計算保險費採用的危險發生率,上限從80%調降為70%,其餘維持不變,這同時也會降低意外險保費費率,以第一職業類別投保意外險保額100萬元為例,1年保費可以降至千元以下,保戶約可省下12.5%保費支出,此刻更是重新檢視自身保障的好時機。

不過,壽險公司與產險公司在意外險的保費上也有明顯的差異,公勝財顧資深財務顧問洪玉玲說明產險公司是以套裝組合購買,在意外險的保費相對是比較便宜,但壽險公司的意外險有保證續約的項目可選擇,民眾在購買意外險時,也可以多方比較,再依自己需求做搭配性購買。若是小資族可以先購買意外險,只要年繳2000至3000多元,就可以買到300萬的保障,而且不分年齡、性別,只依職業等級來區分保費,是意外發生時最基本的醫療保障。

另外一個需拉高的保障則是實支實付醫療險,因為當意外發生導致較大傷害時,需要負擔的醫療費用就相對提高很多,公勝保經鐵人事業部經理梁蕭錠說,如果只保了意外險,醫療給付往往會不足,還需要透過實支實付的醫療險來填補醫療在自費項目支,只是實支實付醫療險,必須先購買主約的前提下,才能附加醫療險,建議民眾可以找專業保險業務人員詳細規畫與建議。

除了意外險與意外醫療險,新冠肺炎疫情變化也喚醒國人投保健康險的意識,即便便各國提高疫苗施打率,仍有許多確診案例為突破性感染,也就是打了兩劑疫苗依舊確診,導致醫療能量再度滿載。全球人壽建議民眾不妨趁連假休息時,完整盤點自己與家人保險,保險不是曾經買過就好,必須要視個人生涯發展調整保障移轉風險。

若以民眾確診新冠肺炎為例,雖然全民健保給付就醫治療過程的大部分費用,但因治療隔離期較長,導致無法工作的收入損失,甚至可能引起的併發症,如肺部功能受損等,治療期間的住院、自費醫療支出及手術費用等都可以透過商業保險來支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盤點自身醫療保障時,也別忘醫療險與重大傷病險,其中醫療險包括可補貼住院期間收入損失的日額給付型醫療險、染疫住院雜支費用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而重大傷病險則是染疫後肺部功能受損,導致因呼吸衰竭需長期使用呼吸器,保險給付可支應後續治療支出。面對千變萬化的病毒,一旦染疫即使痊癒也可能影響體況,影響未來保障的規畫,因此,務必要在健康時好好檢視個人的保險保障,透過醫療險、意外險、重大傷病險等撐起保護傘,避免因為突如其來的變動造成家庭經濟動盪的窘境。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