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4日電)在「反送中」運動落幕及香港局勢轉趨穩定之後,香港的官僚體制可能出現重組,但尚不知此舉是否由「反送中」風暴所觸發。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突然向媒體說,目前外界對立法會泛政治化、「拉布」、「拖後腿」的擔心已大大減少,在這個前提下,重新思考政策局如何組成才最有利於香港未來發展,是一個不能迴避的議題。
她說,本屆政府任期只剩下9個月,相信難以做到,但他們可以先擬訂一套方案,「如真的這樣改組,涉及多少政策局、部門,要修訂多少條例,要如何分配首長級職位」,然後交給下屆政府。
她強調,由本屆政府擬訂政策局重組方案,與她是否參選特首無關。
林鄭月娥沒有說明重組政策局的原因及期待。
香港的官僚體制大致上最頂層是特首,下面是3位司長,下轄13局,稱為決策局,局長連同司長都是行政會議官方成員,協助特首訂定大政方針。
香港主權轉移後,前特首董建華為加強官員的責任及應付立法會議員的質詢,曾大幅改變公務員制度,引進問責制。
所謂的問責制,是把最高層的司、局級官員改為政治委任,脫離公務員隊伍。這些問責官員與特首的5年任期一致,共同進退。
董建華於2002年推行問責制後,先後有時任財司司長梁錦松及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因為負上政治責任而宣布下台。
一般相信,當時董建華所以改變官僚制度,是為了應對泛民主派所牽動的民意需求,以滿足公民社會的期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實施這套制度後,葉劉淑儀就因為基本法23條立法而請辭下台。
前年「反送中」爆發期間,社會上有人說,面對示威者的激烈衝擊和破壞,當時只有警方協助特首「止暴制亂」,其他部門都只是冷眼旁觀,沒有積極應對。(編輯:沈朋達)11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