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外媒:美國信譽不會因此受損

▲阿富汗淪陷後,外界開始傳出質疑美國信譽的聲音。圖為上百民眾在機場外聚集,盼有機會隨美軍撤離。(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要聞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2021-08-24 10:58:58

隨著美國宣布自阿富汗撤軍後,塔利班連日攻城掠地,以閃電般速度奪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並且城市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美國總統拜登的撤軍決定引起外界輿論,在國際上的軍事承諾可靠性也受到質疑,在台灣甚至還有「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的討論聲音。不過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國際關係教授華特(Stephen Walt)認為,阿富汗的遭遇並不會讓美國信譽受到太大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特在《外交政策》上刊文分析,指出自美國撤軍之後,許多分析以及外國對手都認為,阿富汗淪陷造成美國信譽受損、摧毀。例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史蒂芬斯(Bret Stephens)近期刊文指出,包括台灣、烏克蘭、波羅的海國家、以色列、日本等美國的盟友將會以此為教訓。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也試圖削弱台灣的士氣,並警告台灣,如果北京當局發動進攻,美軍也不會戰鬥,暗示喀布爾淪陷是「台灣未來命運的預兆。」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拉契曼(Gideon Rachman)也認為拜登的可信度已經「支離破碎」,阿富汗的災難完全符合「不能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證」的說法。

不過華特認為,其實有充分理由相信,阿富汗的結局不會對美國信譽造成太大影響,甚至可能根本完全不受影響。

▲哈佛專家華特認為美國不會因為從阿富汗撤軍而影響信譽。圖為協助撤離行動的美軍陸戰隊。(圖/美國國防部)

第一個原因可以用簡單邏輯來思考,沒有人會說,美軍打了20年撤軍,這段期間造成2500名美國人死亡,超過1萬億美元的支出的阿富汗戰爭,代表著美國不會為保衛阿拉斯加、夏威夷或是佛州而激烈戰鬥。也不會有人認為,美國不會為阻止中國在亞洲建立霸權或是阻止俄羅斯對北約國家(NATO)進攻。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這些情況之下,都攸關著美國重大的利益。

此外,透過減少長期消耗美國資源的項目,撤離阿富汗將能讓美國把時間、金錢和注意力集中在更大的優先事項,美國捍衛能力以及關注將會增加,如此一來也能提升美國在其他承諾上的信譽。

第二個原因從歷史觀點來看,美國在越南損失了逾5萬名士兵後同樣也慘敗。然而美國退出和西貢淪陷並沒有導致北約解體,沒有導致美國在亞洲的盟友與蘇聯或中國重新結盟。越戰結束使美國軍方能夠重新建立在歐洲的常規不對,而14年後,蘇聯最終也陷入困境解體。

而類似的情況,例如1979年的伊朗巴勒維王朝垮台、1984年離開黎巴嫩、1994年從索馬利亞撤軍等,雖說都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但也沒有國家認為美國不再是一個強大的力量,並且繼續尋求支持。

華特表示美國不是唯一的例子,長期以來,英國一直被譏諷是「背信棄義的阿爾比恩」(Perfidious Albion),又或譯為「不守信用的英國佬」,因為英國常常因為自己的利益而背棄盟友,但這並沒有阻止其他國家,在需要幫助的時候、符合英國利益時,與英國結盟。因為各國政府都知道,當反應強大的共同利益時,承諾才是最可信的,而強權也不會依靠盲目的忠誠做出決定。

第三,關於其他國家抱怨美國信譽的問題,可能得多持保留態度。依賴美國保護的國家內部,長久以來一直都有質疑美國可靠性的聲音,他們透過這樣的方式,讓華府為他們做更多的事情。尤其在華府未能實現外交政策目標,或是決定不再投入更多資源時,就會有盟友突然表示是否可以在信任美國,而在大多數情況之下,美國就會送出更多的武器,或派高官過去,並提供額外承諾來表達支持。

阿富汗戰爭以及其悲慘的結局都可能會對美國信譽產生負面影響,但是美國承諾的可靠性並不是真正的問題。華特指出在許多夥伴退出阿富汗之際,美國並沒有退出,也沒有在2006年、2009年、2011年、2017年撤軍。華特表示,美國在全球影響力的關鍵因素是能力以及良好判斷力的聲譽,其中包括冷靜分析形勢,做出艱難決定、選擇務實目標,並執行精心設計的戰術。

在阿富汗發生的事讓人懷疑美國外交機構是否仍有能力完成這些任務,不過質疑聲浪已經持續了20多年。華特認為,美國應該習得的教訓不應該是為了所謂的信譽而打更多愚蠢戰爭,而是開始追究重複犯下的錯誤,並且釐清重複犯錯的原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這並不是說部分國家看到阿富汗的結局,不需要感到擔憂。華特指出,如果是一個長期忽視自己防禦能力,並且過度依賴美國保護的富裕盟友,可能就要重新思考這樣的策略。如果是一個無能、非法,並且充斥腐敗的政府,就得思考阿富汗總統甘尼(Ashraf Ghani)的命運。不過如果是一個是美國強大的盟友,且盡力防禦自己的國家,華特認為,就不需要太過擔心。

▲華特指出,若是像阿富汗政府腐敗,那可能就得擔心美國背棄信譽。圖為阿富汗總統甘尼。(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