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柯志遠/《俗女養成記2》我能先長大再變老嗎

▲《俗女養成記2》透過大小嘉玲的境遇,交織出歡笑與淚水的故事。(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文/柯志遠-2021-08-23 15:04:50

「陳嘉玲」一年幾個月不見,《俗女養成記2》喜感的行雲流水,整個戲的靈動、洗練、出人意表,竟似又往上翻了兩番(第一季已經夠亮眼夠不落俗套了),謝盈萱改造鬼屋大作戰不斷出狀況,頻繁到被誤以為家暴而「報警處理」的烏龍橋段看得人心花怒放,不論節奏或創意,編導的火候拿捏都更顯功力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從《俗女1》到《俗女2》,藝術成就最高的,還是她總能緊扣著個IP最深刻迷人也最教人感同身受的兩個主題:一個歲月,一個家庭。成長的驟變出現得那麼猝不及防,幾乎可以在一枝綠豆冰棒跟一本漫畫的過程裡瞬間完成,而第一集的剪輯拼貼別有涵義,前一場戲還為了被剪掉的頭髮泫然欲泣不知所措,下一場戲已經是可以雲淡風輕地和前男友一起聊他的小孩的另一個自己,一齣戲做為一個筆觸溫柔的情感容器,讓觀看的人在入戲的同時反顧成長歷程的甘苦幽微,《俗女養成記2》不是乘勝追擊,不是狗尾續貂,是真心誠意地努力經營著更細膩更通透的人生感悟,舉重若輕,成績不俗。

▲《俗女養成記2》讓觀看的人在入戲的同時反顧成長歷程的甘苦幽微。(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的敘事書寫是自成一格的,看似大開大闔恣意揮灑,其實在篇幅結構上存在著嚴謹(但流暢)的章法,以一集為裁切,每集中「成年陳嘉玲」在現時當下的處境,總不落痕跡地呼應著「少女陳嘉玲」歷久彌新的情境記憶,巧妙地織補出可以感慨可以感動的「養成」紀錄,也鏡像著所有認真成長過的所有人的心路歷程。在第二季裡,這個漂亮的「故事流」技法在創作靈魂上被婉轉地保留了下來,開章第一集,母親以愛為名的善意綁架,從13歲頭髮長度該剪到哪,到40歲沙發該買哪一套,在父母眼中兒女再大都是小孩,大人都有資格也有責任把自己的主張「強加」在小孩身上,看似輕描淡寫,在嘻笑怒罵間,卻又一次成為支撐了一整個段落的清晰主題,讓人看來心曠神怡,卻又有著不由自主咀嚼再三的餘韻,這,也正是《俗女養成記2》在格局意涵上大幅高於其他販賣懷舊情調的通俗言情劇的菁華(精神)所在,最是值得細品。

又如第二集一首一尾見證了女性令人疼惜的,辛苦的生理機能(功能)旅程的最初與謝幕,第三集啣接出男女主人翁感情伊始的見山是山不是山又是山,無不渾然天成,又極見教人會心莞爾的巧思。

第二季,陳嘉玲返鄉定居後,新一波戲劇張力的建構,不是來自實質上有形距離的逼近,而是無形的對於「父母已然老去」這個事實的逼視,以及在慌亂間調整腳步的忐忑與感傷,「歲月」與「家庭」這兩個戲劇元素合情入理地融二為一,家明用下載的app算出往後餘生跟父母相處的時光(真有這樣一個app?),一時愣住陷入恍惚的何止戲裡的陳嘉玲?但凡為人子女,誰不心中一揪?

▲《俗女養成記2》將「歲月」與「家庭」這兩個戲劇元素合情入理地融二為一。(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有同有不同,《俗女養成記2》開宗明義最大的印象變化,或許是陳家「親子生態」的氣息氛圍變了。第一季,聚焦以「陳嘉玲」單一角色拉出成長時間軸的前後主題呼應,第二季,開始從「親VS. 子」的雙向視角,探討彼此「從屬關係」的思考:兒女之於父母,不再只是接納者與承受者,逐漸,成為被依附、被順服的更強者。這個獨特的切入點調整,相當動人,相當雋永,雖然帶著些許酸楚。之於第一季,可以看作是一種「延續」,正如時間流淌必然的「順向」,也可以當成一種微妙的「反轉」,不論是戲中是現實,又是一個教「人子」深切自省的共情空間。

▲《俗女養成記2》中,陳家「親子生態」出現變化,透過雙向視角,探討彼此關係。(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的好笑指數、爽快指數、新哏指數,都比第一季加碼升等了,戲裡角色(演員)的「可愛指數」,也手拉手一起大噴發大爆錶!謝盈萱喜劇節奏進一步「神經質化」以後,整個台灣絕對找不到有人可以復刻,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更讓人挪不開眼。藍葦華角色人設在台劇屏幕上見所未見,「土味」和「男人味」一爐共冶的獨特口條,辨識度高得嚇人,讓人一聽成主顧。弟弟宋偉恩和他老公,兩個人給了同志日常耳目一新的寫照,從容自在,真切誠懇,用台語求婚的一場戲,跟「BL耽美劇」的標配相去甚遠,但是卻又腐又甜到骨子裡去了。所有大小演員一如既往的到位、出彩,但忍不住想表揚一下于子育,看她的戲味無處不在,理髮店當背景也有戲,追女兒遠遠的沒焦距也有戲,抱著那什麼寶石樹頭也不回背影也有戲,「兩個時空一個媽」形貌、神情的對比也好,潑辣俐落底下不小心洩露的小落寞也好,無不詮釋得既大氣又細膩。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