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疫情降溫,為了振興疫情後的經濟,行政院拍板推出「振興五倍券」,但原先要民眾以一千元換五千振興券,引發爭議,因此最後決議改以直接發券。對此,《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追蹤數據後,列出五倍券話題的聲量排行,沒想到第一名竟是「這個重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全台「五倍券」話題近30日內的網路聲量表現,觀察聲量漲幅的波動與變化,以及網友對該話題的看法,最後排出前4名的話題。
第一名:發放形式
五倍券的「發放形式」將依循去年三倍券模式,分為紙本及數位兩種,而為了提升民眾使用數位券的意願,目前行政院初步規劃研發「五倍券App」,將會有如「電子折價券」形式供民眾下載使用,但「發券、不發現金」的方式,也引起不少網友討論。
有些網友指出,「印就要不少錢了,這次用App又要花多少錢」、「印紙不用錢?不浪費資源嗎?」等,不過也有人認為,發券不但會有優惠,還可以防止民眾將錢存起來,才能達到真正的「振興」。
第二名:拿到後打算怎麼消費
對於「拿到五倍券後,打算怎麼消費」,網友也分享自己的計劃,「全部拿去吃飯,能幫就幫啦」、「買遊戲機之後,賣二手就可以變現啦」、「買一台電腦、筆電或平板」、「感覺買人體工學椅好像也不錯」。
第三名:面額大小
根據行政院目前初步規畫,面額將擬定為五張200元、兩張500元,且新增三張1000元。對此,也有網友回應,「面額這麼大全部只能進量販店手中吧」、「這次還出千元面額的,小店家是能買啥」,因此希望出更小的面額,讓消費者在攤商上也能使用。
第四名:領取資格與適用範圍
行政院正擬定五倍券預計將全國普發,可以一再循環且限期使用,讓網友不滿表示,「不是說等同現金嗎?現金有使用期限?」、「去年也講循環,出去後沒再見過」,但也有人覺得,若規定時間內要花完,逼民眾一定要去消費,促進金流流通,這樣才有發放的意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振興五倍劵最快預計10月上路,雖然各界對此政策有不同看法,但都希望發放後能增加消費。此外,各縣市也相繼喊出加碼,提升大眾消費慾望,盡力協助業者走出疫情難關。(編輯:許智超)
※【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
1922」專線,或「
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