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窩居家中 過動兒恐症狀惡化

疫情期間窩居家中 過動兒恐症狀惡化
健康醫療網-2021-08-16 10:01:00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蘊晨報導】新冠疫情自三級警戒以來,全國各級學校改採在家線上課程,之後接著放暑假,家長們因擔心染疫風險,這段期間很少帶小朋友出門,更有些家中有ADHD小孩的家長會暫停帶小朋友到醫院回診。對此,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梁歆宜醫師根據國外研究指出,長期待在家以及無法按時就醫的情況下,ADHD的個案生氣的頻率增加、注意力問題惡化,另外也較無法維持生活常規,提醒家長儘可能持續追蹤治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HD」是常見的兒童神經發展疾患之一

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梁歆宜醫師解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最常見的兒童神經發展疾患之一,症狀為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等症狀。ADHD影響的層面不僅是孩童的學業發展、人際互動,另外也可能會影響家庭親子互動以及人格發展。因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僅對於個案自身、家庭、社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小哲在小學三年級時,因為常常靜不下來,不時在座位上動來動去影響同學聽課,導致同學與自己上課無法專心;下課時跟同學說話聊天也頻頻打斷他人或插話。老師長期觀察下後,建議父母帶小哲前往兒童心智科就診,經評估後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建議藥物治療。

在此之前,小哲除了過動及注意力問題,也常缺乏耐心,容易生氣甚至動手,因此引起同學反感。長期下來被同學孤立,使小哲用更激進的方式企圖引起同學注意,卻卻是被排擠的更加嚴重……

梁歆宜醫師指出,造成ADHD的原因目前雖然沒有定論,但研究發現主要的問題是來自腦部前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造成患者出現不專心、衝動、過動、情緒和動作的控制失調以及組織計畫的能力不佳等問題。

▲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梁歆宜醫師

疫情封閉在家 過動症狀恐惡化

根據國外研究,在新冠疫情期間,約有四成ADHD的青少年覺得孤獨寂寞,兩成個案覺得無聊、憂鬱、缺乏動機。ADHD的青少年比正常組更晚睡也更晚起來,很容易自成生活作息不正常,並間接影響遠距學習之成效和家庭互動。研究也顯示,ADHD成年人得到COVID-19的風險較高,且因COVID-19的住院率也較高。不過,ADHD個案在疫情期間持續接受藥物治療,得到COVID-19的風險則跟正常組則是相同。

梁歆宜醫師強調,依據醫囑要長期服藥患者在疫情期間仍建議持續服藥,不宜自行停藥或採用非醫事人員指示藥物。

針對ADHD患者 持續用藥是上策

有關ADHD的診斷及是否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是需要經由醫療完整評估。除了臨床的評估,及必要的生理心理檢查,也需要向父母、老師搜集孩子在家在學校的各種狀況。

梁歆宜醫師指出ADHD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輔以親職教育、行為治療或學校輔導教學等多元方式的效果最為顯著。目前國外及臺灣研究均證明,藥物治療是針對ADHD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新一代長效藥物結合速效與緩釋的特色,可幫助ADHD個案提升並維持注意力,降低衝動及過動。選擇符合學童需求的藥物,才能避免副作用或療效不彰使得治療中斷。藥物治療不僅改善ADHD的核心症狀,同時也可改善其他相關問題,如:情緒調節困難、人際互動問題、反抗性對立性行為障礙等。父母應與醫生充分討論個案合適的藥物治療並遵行醫囑,再配合親職教育或學校的輔導教學,以降低ADHD症狀對個案的影響,穩定行為與情緒,養成良好生活和學習能力,增進社交技巧和人際關係,並提升個案的自信與自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疫情期間窩居家中 過動兒恐症狀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