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台北世大運到東奧「5年計劃」成功 後續仍要努力

▲東京奧運中華代表團歸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記者黃建霖/綜合報導-2021-08-11 08:00:00
東京奧運賽程全部結束,但巴黎奧運的周期已經開始轉動。回顧本屆奧運中華隊的表現,12面獎牌已經寫下歷史新高,但該如何把驚奇化為長久的競爭力,值得後續一同來思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3年亞錦賽中華男籃爆冷擊敗中國男籃,那是「黃金世代」最美好的一仗,也是台灣籃壇那些年經歷換血陣痛後所得到的最終甜美成果。而本屆奧運其實也是一個「黃金世代」的在大舞台上華麗出演,2017年世大運的那一批選手,歷經3-4年的經驗吸收,最終在這次大賽爆發出來。

那一屆世大運台灣在自家主場作戰,為了開出好成績,給予更多資源在訓練後勤上,也的確產生了很好的效果。那次賽會,除掉舉重和跆拳道兩個傳統奪牌大項,我國羽球拿下5金3銅,桌球得到了2銀5銅,田徑拿下了2金2銀4銅,射箭4銀1銅,高爾夫3銀3銅,總計獲得26金34銀30銅,排名大會第三。雖然世大運不算是最頂級的綜合型大賽,各國派出的選手很多也是以年輕潛力股為主,但這樣的成績已經很讓人信服。

這樣的氣勢,也帶到了隔年的雅加達亞運。我國代表隊拿到17金,總獎牌67面,都寫下自1998年曼谷亞運後的新高。而且曼谷那一次主要是靠保齡球及撞球拿下9金,而這兩項目在大型綜合國際賽事的出場率並不高,而此次在亞加達,台灣選手很多獎牌皆是在熱門項目搶下,而且更加多元。

而在雅加達出賽的這些選手之中,有54人後來參加了東京奧運,最終12人拿下獎牌。這5年來「世大運—亞運—奧運」的周期計畫可說是相當成功。最令人激賞的是中華隊在項目上尋求突破,本身有競爭力的項目試著和列強一爭;而過往表現不那麼搶眼的項目,則力求提升名次。

這一次中華隊在羽球、高球、體操、拳擊、柔道等項目拿到了隊史第一面獎牌,游泳、田徑雖然沒能得到獎牌,但也都展現了選手個人的突破,這是好的開始。而首次納入奧運項目的空手道,我們也有所斬獲。

這種多元性相當重要,觀察美國、中國、英國、日本這些奧運奪牌大國成功的原因,就能發現他們在多個項目都擁有爭牌機會,所以這些國家才能穩定的維持成績。好比美國這一次在田徑發揮不如預期、游泳則面臨澳洲的挑戰,但他們依然在球類運動、體操、射擊、摔角扳回一城,最終摘下39金仍高居東奧第一。

而日本這一次則是在新增/回歸項目上大有斬獲,棒壘球、空手道、滑板和桌球混雙,幫他們進帳了6面金牌。可見多元發展並進,國家提前規劃、積極佈署,絕對可以提升亞奧運的整體競爭力。

此外,優勢項目的建立也很關鍵。台灣本屆奧運排名第34,成績相當不錯,但仍有進步空間。排在我國前面的國家,大部分都在某個專項的優勢上極為明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如澳洲就是水上運動的游泳、划船、韓國擁有射箭項目的「夢幻隊」、牙買加短跑統治力極高等等。甚至在小項目上的優勢也可以,波蘭在鏈球特別出色、荷蘭的公路車、德國的馬術,也都為他們在獎牌榜上取得優勢。

中華隊傳統優勢項目應該是舉重,從北京奧運開始連4屆都有金牌進帳,但隨著國際奧會有可能在未來裁撤量級,甚至廢除這個項目。台灣也應該積極培育下一個專項人才,並厚植基層,這樣這一次東奧的成績,才能在未來繼續保持,甚至往上提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