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如火如荼進行中,我國國際處境特殊,進而造成國人因意識形態分為「台灣隊」與「中華隊」支持者,甚至出現在選手的網路社群下留言論戰之特殊狀況。蔡政府自2016年執政後,在官方場合擁抱「中華民國台灣」的最大公約數,而在社群、輿論、活動等非官方性質的表述上多以「台灣」為主,這讓各項民調中認同「台灣」的國人屢創新高。儘管台灣的正名之路充滿荊棘且漫長,也有不同討論,不過,在東奧期間喊出「台灣隊」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這也是台灣正名具體實踐的一小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遲到了一年,2020東京奧運開幕式於7月23日登場。主辦國日本以日文五十音的順序,安排各國代表隊入場,我國「中華台北」選手則被安排在片假名順位「タ」進場,日本NHK主播更直接喊出「台湾です」(台灣)。不論「タ」指的是「台灣」(タイワン)還是「台北」(タイペイ),都已在國內掀起關於台灣正名的熱議。
我國長年來國際處境特殊,對於名稱的主張始終有「台灣」、「中華民國」兩大派。過去,前者多半以強調本土的綠營支持者為主,後者多為現行憲法擁護者、或受大中國教育成長的藍營支持者,更有部分中間選民,隨著政黨執政表現、國際社會風向而在兩派間游移。
此相關議題自2008年民進黨政府推動台灣入聯公投、國民黨推動返聯公投雙雙未達50%投票門檻失敗後,就被2008年上台的馬英九政府擱置,如同被封印一般。不過因為馬8年執政的親中路線,衍伸出讓自身政權幾乎滅頂的太陽花學運,也同時讓台灣本土意識高漲。
2018年,前奧運國手紀政領銜提出東奧正名公投。該次公投投票與縣市長選舉一同舉行,執政的民進黨受到一例一休等爭議政策影響慘敗,連帶也讓與綠營相近主張的東奧正名公投以失敗收場。然而雖未通過,但東奧正名與其他未通過的案子相比,是同意比例最高,且不同意比例最低,且同意與不同意比例差距最小的。
此次我國出征東京奧運,包含日本、澳洲、加拿大、韓國等諸多外媒,皆有別國際過去稱呼我國「中華台北」、「中華隊」,而改以「台灣隊」報導我國選手精彩表現,再加上我國近來防疫外交大有亮點,證明以「台灣」為名是可以走向世界的,這也激發台灣正名聲浪再起。
不只國際社會有所轉變,過往國人較習慣稱呼我國代表隊為「中華隊」,隨著總統蔡英文執政後,在官方稱呼上靠攏「中華民國台灣」,儘管也曾被抨擊兩面討好,卻不可否認這就是讓「台灣」被看見的最大公約數。
另在社群、輿論、活動等非官方性質的表述上,蔡政府就多直接以「台灣」為主。此次奧運期間,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的臉書、IG社群,都是以「台灣加油」、「台灣選手」做論述,沒有提及「中華」一詞,民進黨公職的臉書更幾乎一面倒大喊「台灣隊」,也很明顯可以發現,無論是公眾人物或是國人,此次講「台灣隊」的比例提高不少。
台灣隊議題其實也在運動圈裡發酵已久,我國棒球代表隊的球衣也已做出添加台灣意象的改變。過往台灣棒球隊出征國際皆身穿主場白底、客場藍底的CT(Chinese Taipei)球衣,2017年設計了跳脫國旗色彩的黑、白色台灣犬球衣,logo也從CT變成T,屢次在國際賽中受到好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隊」、「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等名詞,一再造成國際誤會台灣為中國領土,更讓台灣在國際上毫無辨識度,要推動國家正常化,對外以「台灣」為名是重要的一步。
當然,所有政策、立場的累積與尋求盟邦支持,都非一蹴可及,而且我國選手要在國際體壇上參賽,也不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兩岸政治角力。不過,在世界各國對我友善的大氛圍下,已有更多人「看見台灣」,而我國選手在奧運賽場上奮戰時,身在台灣、認同這塊土地的國人,自然而然反射性喊出「台灣隊加油」,成了立刻就能實踐正名,也是把台灣推向國際舞台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