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近一個月未出現大規模群聚感染事件,疫情焦點又再次回到疫苗問題上,而目前台灣疫苗到貨量疫苗,超過6成疫苗是靠美國、日本捐贈,還因此遭外界批評「疫苗乞丐」。政大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指出,台灣的確在中美角力中獲得好處,另外民間未來贈與政府的1500萬劑疫苗也即將到貨,中央從「統籌購買」的態度轉為「開放授權」,也和民進黨的嗅到民意丕變有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按照台灣先前的防疫成果和疫苗到貨時程,原本以為在防疫這項「國際大考」上安全下莊,沒想到今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也讓中央在疫苗採購問題傷透腦筋。吳崇涵說:「我們被迫在疫苗問題上選邊站!」她舉例,原本中央與上海復星也在洽談BNT採購,卻因為「台灣政府」或「台灣地區」的認定問題變成死結,「也不是不能理解上海復星的考量,畢竟在中國政府的統治下,民間企業無法承擔任何『被消失』的風險。」
疫苗採購牽涉到國際關係問題,吳崇涵表示,在中美長期角力的關係下,美國拜登政府的多邊疫苗外交,台灣的確獲得益處,因為美方希望確保晶片供應穩定,才會對台灣加強贈與,反倒是北京政府對於台灣的疫苗受贈較少表態,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研發疫苗遭國際批評效果問題還在燒,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疫情已經讓國際對中方不滿,「我想北京方面也不希望把台灣沒有疫苗的問題,回燒到自己身上。」
反觀台灣的態度,「民進黨政府對中國的立場就是軟硬都不吃,也批評過中國疫苗沒有效,民間的輿論也把中國疫苗講得一文不值。」因此,吳崇涵認為,即使中國真的要捐贈疫苗給台灣,蔡政府也不會收,再加上中、美雖然疫苗覆蓋率高,但也都還在忙於防疫階段,台灣能獲得親美國家捐贈疫苗也是時勢所趨。
國際上疫苗採購面臨困境,加上鴻海永齡基金會、台積電、慈濟基金會等民間單位開口表態要代為購買,1500萬劑的BNT已簽訂合約,未來到貨後將捐贈給政府,中央的疫苗採購態度才慢慢由「統籌購買」轉為「開放授權」。吳崇涵指出,中央有他們的本位考量,像是民間買的疫苗未來的藥害賠償問題,還有另外一點是「不可以讓民間的光芒太過」,由前閣揆林全擔任董事長的東洋採購案就是碰到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突然授權?是因為風向變了!」吳崇涵解釋,民間對於政府的疫苗政策已經開始有意見了,不滿意度高達49%,蔡政府買不到BNT疫苗,這時候再不讓民間購入,反面效應會蓋過執政黨,這樣對2024的選情絕對沒有幫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民進黨內部民調,衛福部長陳時中的防疫表現滿意度從1月的73.5%大跌至7月的56.1%,疫苗採購問題讓民進黨政府陷入險境,好在中美拔河下台灣意外漁翁得利,讓我國獲得疫苗及時雨,疫苗採購算是化險為夷,未來還能不能那麼幸運?蔡政府第二任期將面對的挑戰恐怕還不止疫情。
※【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
1922」專線,或「
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