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在診間,常遇到家屬帶著中高齡長者來求診,「晚上想上個廁所,下床突然軟腳就跌坐在地上了」、「半夜走去關窗戶,不知道為什麼就在半路上跌倒了」身上留下好幾處大大小小的擦傷和瘀青,嚴重的還必須住院治療。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文祺分享,長輩會因為害怕跌倒不敢走動,活動量不足造成退化,造成更容易跌倒的惡性循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跌傷造成心理壓力 過度謹慎反失去活動力
長輩因為年紀大,運動神經連結較年輕人不敏捷,一時失去平衡很難調節,加上有的長輩肌力不足、關節僵硬,造成無法迅速反應。而跌倒造成的傷害也會限制活動能力,導致日常生活功能與生活品質下降,李文祺醫師指出,無論傷害輕重,也會造成心理負面壓力,因害怕跌倒,對日常活動過度謹慎,最後失去獨立活動的能力。
老年防跌篩檢 三中一屬於高風險群
為了預防長者因跌倒而面臨失能,英美兩國的老年醫學會近年提出預防老年跌倒的準則,建議所有65歲以上的社區長者應每年進行防跌篩檢:過去12個月是否有發生一次以上跌倒?近期是否因為跌倒而就醫?行走或平衡是否有困難?只要上述三項問題有任何一項答案是肯定的,就屬於跌倒高風險族群,應及早進行風險評估與介入,以預防後續的跌倒事件。
危險因子未移除 容易再次跌倒
跌倒並非老化必經的過程,大多也不只是單次意外事件,許多長者會認為只是不小心跌倒或絆倒,而忽略了危險因子的存在,造成再次跌倒的發生。李文祺醫師指出,包含老化造成的系統性退化問題(平衡不佳、肌肉無力、視力和認知變差)、血壓調控問題(姿勢性低血壓)及慢性疾病(巴金森氏症、關節炎和糖尿病)。
甚至包含多重藥物使用、危險的活動環境及不合適的服裝,這些危險因子會影響姿勢的控制與步態的穩定性,使長者在不經意間暴露在跌倒危險之中。
家中跌倒地點前三名 臥室、客廳、浴室
防疫期間在家時間變多,居家環境更顯得十分重要,尤其在家中容易放鬆,最容易跌倒的地點為臥室、客廳、浴室。李文祺表示,觀察跌倒高風險族群的家中環境,通常房間和走道上會有許多雜物、電線橫跨走到、不夠明亮、浴室常有水漬、馬桶座椅太低,造成站起時跌坐。這些居家環境都需要立刻改善,才能避免在家中跌倒。
想要安全地進行活動,就需要有足夠的肌力及平衡能力,李文祺醫師提醒,運動訓練已被證實可以降低跌倒風險與跌倒恐懼,平衡訓練更被視為重要項目,搭配肌力訓練,也能有效改善姿勢控制及行走功能。
李文祺醫師
內兒科診所專任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總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最佳實習醫師
中山醫學系畢業
具物理治療師執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防疫不出門3】居家防疫也要防跌 這些地方最危險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