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降級!防疫中場不得閒 專家解析下半年疫苗策略難題

▲台灣即將迎接27日的降級,但疫苗採購、施打的種種問題才剛拉開序幕。(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2021-07-23 17:00:00
台灣即將迎接27日的降級解封,不過在國際交流頻繁的全球化時代,疫苗才是流行病的唯一解方。隨著接種疫苗後死亡、副作用等消息在國內外頻傳,不少國人打疫苗想要挑選廠牌,加上採購困難與供貨時間不明,台灣要達到群體免疫似乎還是遙遙無期,民眾對於指揮中心所定出的施打順序、類別的增修,以及遲遲未上市的國產疫苗在防疫下半場如何運用,解封之後的疫苗策略更是重要課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疫苗副作用讓民眾卻步 學者:只要有用就是好疫苗

總統蔡英文喊出7月底前25%的劑次人口比接種率,提前在22日達標,先前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便指出,以境內的疫情現況,台灣的確診個案,甚至是隱性感染者未來都會逐漸漸少,預估下周確診個案會下降到82名,隱性感染個案36名。

不過,造成台灣的疫苗施打量能卡關,除了疫苗難買和不知道何時到貨的原因之外,國人對疫苗不良反應有所顧忌也是施打緩慢問題之一,若以AZ和莫德納疫苗相比,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第3輪意願登記,超過391萬人只願意施打莫德納疫苗,就佔了總登記人數的44.15%。

但不良反應甚至死亡是否真的和疫苗有關?陳秀熙強調,長者接種後猝死與疫苗的相關性是未釐清問題,雖然指揮中心於每日記者會,都會公布施打後死亡個案與重症消息,但不應該過度放大,「過度強化死亡個案,只怕民眾拒打疫苗,這樣對防疫沒有幫助。」

其實,讓國人有疑慮的還不止副作用,日前國際上傳聞如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因技術較新穎,安全性不比AZ等蛋白次單位疫苗,前疾管局(現為疾管署)局長張鴻仁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指出,如果沒有用很龐大的作業去搜集、比較,當然很難有結論,各自有各自的說法,「但是一般民眾施打是沒有感的,這個不是防疫重點,而是滿足大家對於新知的好奇心。」

面對全球疫苗短缺的狀況,張鴻仁認為,只要是有用的疫苗就是好,而有50%以上保護力就是有用,「有用的疫苗才重要,應該有,再求好。」國際間疫苗不足的狀況在未來2、3個月都會持續,因此建議民眾只要符合施打資格就應該接種。

▲副作用問題還在燒,但指揮中心一改再改的接種順序,也讓疫苗的施打效率雪上加霜。(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接種順序讓指揮中心挨轟 專家揭一改再改原因

副作用問題還在燒,指揮中心「滾動式調整」的接種順序,也讓疫苗的施打效率雪上加霜。這次大規模更動的,主要為第二類的「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和第七類的「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但都遭到質疑,各種「特權疫苗」的說法甚囂塵上。

對此,陳秀熙解釋,疫苗的施打順序本來就會依照各個傳染病的不同和需求進行調整,「以前沒有專責外送員的職業但是現在有,而且是高危險群,施打順序,其實都要進行滾動式修正。」陽明交大公衛所政法組學者楊秀儀對此也抱持相同看法,他對於官員優先施打表示認同:「防疫相關的人優先施打是合理的,因為他們是戰情指揮官,如果今天一艘船要沈了,當然要先救船長、和大副、二副,這樣大家得救的機率才最大。」

楊秀儀進一步指出,疫苗和藥物的分配概念不同,藥物具有排他性,一個人先使用就會造成另一個人延後救治,但任何一個人打疫苗都對全體社會防疫有幫助,「因為有人先打了疫苗,代表他不會感染,更不會傳播病毒,對於未施打也未感染的人來說,染疫風險也降低了。」

英國解封關鍵看兩數據 學者揭:只要15%人接種兩劑就沒問題

除了台灣,英國也在19 日解封,但每日確診人數仍高達上萬,引發不少議論,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英國敢大膽解封,是因為掌握了台灣從沒統計過的重要數據,「他們有相當高的全民抗體的陽性率!」

英國從5月開始爆發感染印度Delta變異株流行,但住院人數並沒有增加,仰賴的就是65歲以上長者接近100%的接種率,兩劑都已施打的英國人更已達人口數的一半。何美鄉表示,高達24.3%感染後自行痊癒的無症狀、輕症感染者貢獻的群體免疫,搭配疫苗施打,讓英國有80%的抗體陽性率,「指揮中心每天公布一堆數字嚇死人,但是篩出來的大部分都不是病人。」如果大部分都是可以忍受的,很輕微的症狀,那台灣解封沒有問題。

何美鄉表示,在幾乎沒有自然感染的台灣,疫苗的保護力可能不如高自然感染率的英國,因此台灣更需要謹慎追蹤疫苗施打後的整體效益,因為疫苗對重症的保護可能來自細胞免疫,或記憶型B細胞,自然感染是否也貢獻了部分重症的保護性,值得關注。

那麼台灣最需要什麼樣的疫苗策略?何美鄉坦言:「我們現在沒有策略。」因為台灣沒有源源不絕的疫苗,不過她認為,還是有兩個大方向值得優先考慮,第一就是如何讓高風險群族及年長者達到幾近100%的接種率,降低重症風險,讓醫療量能不至於崩潰,以這次疫情來看,只有15%的人會有重症風險,但我國長者的接種率越往南部越糟糕,「政府應該趕快加速長者的施打,好言相勸或是提供誘因都好,趕快先讓他們打了兩劑再說。」

而第二個應該考慮的就是我國經濟,我國的經濟急需復甦,以現在全國就幾十例的單日確診來看,早就符合解封的條件,呼籲中央不應再被「零確診」綁架,更長的第三級警戒對防疫的有限獲利,相對於讓民生經濟窒息,利弊非常不對等。

▲何美鄉認為,中央該趕快加速容易引發重症的長者族群施打,是之後疫苗策略的首要目標。(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別忘了還有國產疫苗!25%國人接種後還需要嗎?

至於國產疫苗部分,在全球大量接種疫苗,甚至國外大廠已著手進行次世代疫苗研發後,國產疫苗看起來優勢盡失,台灣防疫工作也將告一段落,開始降級解封,中央採購的千萬劑國產疫苗日後如何運用?何美鄉認為,如果是有過敏史或是血栓病況的國人,可能就適合打國產的次單位蛋白質疫苗,若採購的疫苗延後到貨,那有接種需求,卻還未開放施打的50歲以下年輕族群也能受惠。

不過,提到外銷的可能性,參與聯亞二期臨床的何美鄉則採保守態度,「我們自己先打啦,成效到底好不好還不知道。」

除此之外,台大醫院和長庚醫院現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國產疫苗與國外疫苗的混打試驗,幾個月後結果就會出爐,國產疫苗能幫到多少,就看結果與中央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如何決定。不過,指揮中心對於疫苗混打態度持續趨於保守,陳時中面對媒體多次詢問,也採堅定不開放態度,被問到AZ混打高端是否可行更直言「恐怕是比較困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產疫苗目前僅高端通過EUA,但何時能量產並施打,陳時中自己也說不準,國產疫苗是否能順利在下半場加入防疫戰,也成為解封降級後的矚目焦點。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