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前後要喝水? 李秉穎醫師破解新冠疫苗十大迷思

打疫苗前後要喝水? 李秉穎醫師破解新冠疫苗十大迷思
健康醫療網-2021-07-03 12:31:00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破解常見的疫苗迷思!台灣疫苗推動協舉辦媒體工作坊,邀請李秉穎榮譽理事長,推廣疫苗正確認知,也呼籲全民落實接種新冠疫苗,邁向群體免疫之目標,使台灣跟上全球解封腳步,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體質不好的人不適合接種疫苗?

目前各種新冠疫苗的共同禁忌,是接種同種疫苗或對疫苗成分曾經發生嚴重過敏反應,並無其他特殊禁忌。因為大多數新冠疫苗還沒有18~20歲以下兒童與青少年的研究資料,所以不同的新冠疫苗會有不同的接種年齡下限。除此之外,並沒有不適合接種新冠疫苗的特殊體質。雖然孕婦與免疫功能缺損者也沒有新冠疫苗的研究資料,但一般認為疫苗接種對他們來說利大於弊,還是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年紀大、有慢性心肺疾病或其他潛在疾病,是新冠疫苗的優先接種對象,不會因為這些潛在疾病而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

2.打新冠疫苗前後一定要多喝水?

疫苗前後喝水,並不會影響疫苗的效力或安全性。有人認為打疫苗後多喝水,可以降低不良反應嚴重程度,這並沒有學理根據。如果接種疫苗以後發燒,在退燒的過程中人體需要排汗以行散熱。排汗愈多,缺失的水分就愈多。疫苗如果引起嚴重食慾減退,有同樣缺水的風險。對於一般人而言,缺水引起的渴感會促進喝水行為,並無大量喝水的必要。對於不能表達意見的嬰幼兒,或無法自由表達能力者,可能因此出現脫水現象。對於此類疫苗接種者,才需要視需要給予較多水分。

3.老人接種新冠疫苗可能致死?

接種疫苗之後出現任何不良事件,都必須與沒有接種疫苗者比較發生率。如果接種疫苗之後出現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沒有接種疫苗者,才能推論接種疫苗與事件之間有因果關係。有因果關係的不良事件,才能稱為不良反應或副作用。台灣已經建置了許多疫苗可能相關不良事件的背景發生率,包括死亡、心肌梗塞、腦中風、血小板低下、神經炎等。接種新冠以後包括死亡在內的各種事件發生率,都沒有明顯高於未接種疫苗的同年齡發生率。所以台灣的疫苗安全監測,並沒有偵測到任何疫苗安全的危險訊號。如果與國外監測資料比較,台灣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並未高於國外,而國外的類似疫苗安全監測系統,也沒有發現任何新冠疫苗有增加死亡的風險。

4.新冠疫苗對於變異病毒,保護效力可掉到20%以下?

原先的武漢株病毒不同突變,衍生出許多種變異病毒株。目前共出現四種主要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包括英國(alpha)株、南非(beta)株、巴西(gamma)株、印度(delta)株。許多研究顯示,自然感染引起的抗體,與各種不同疫苗誘發的抗體,對抗變異病毒能力的下降程度都很類似,並沒有明顯差異。在實驗室的中和性抗體(也就是可以殺滅病毒的抗體)試驗中,武漢株感染或疫苗接種引起的中和性抗體,對付英國株與巴西株的能力沒有受到明顯影響;對於南非株與印度株則有中和能力下降的趨勢,可以降到原先20~30%的程度。但是對於保護效力,則不會下降那麼嚴重。目前部分數據顯示,武漢株病毒所做的疫苗,對於南非株的保護效力會下降10~20%左右,而且對於重症與死亡仍有相當高的保護效果。疫苗對印度株感染的保護效力,則待進一步評估。

5.打了疫苗就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了,也可以不用戴口罩?

接種新冠疫苗並不保證會有百分之百的保護力,部分疫苗接種者在接觸到新冠病毒後,還是有可能發生感染。新冠疫苗對於無症狀感染的保護力低於有症狀感染,也就是說雖然苗接種可以誘發體內的保護性反應,呼吸道表面仍有可能出現暫時性的帶病毒狀態,還有傳染病毒給別人的機會。當疫情尚未完全受到控制之前,還是需要繼續注意戴口罩、環境消毒、避免觸摸眼鼻口這類防疫措施。

6.蛋白疫苗比較差、副作用比較嚴重?

沒有科學證據顯示蛋白疫苗(包括Novavax、高端、聯亞疫苗)的保護力比較差,或副作用比較嚴重。目前已經有研究資料的Novavax蛋白疫苗,其免疫生成性與保護效力都達理想標準。RNA疫苗(包括輝瑞/BNT與莫德納疫苗)與腺病毒載體疫苗(包括AstraZeneca與Johnson & Johnson疫苗)的臨床試驗中,其保護效果不錯。但是這兩類疫苗並沒有大量上市使用的經驗,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預期之外的不良反應。RNA疫苗與腺病毒載體疫苗引起立即型過敏反應(anaphylaxis)的機率是百萬分之2~5,高於一般蛋白疫苗的百萬分之1。其他罕見的嚴重不良反應,包括新冠RNA疫苗的心包膜炎/心肌炎、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7.疫苗沒有經過第三期人體試驗,就不能緊急授權使用?

疫苗的第三期試驗旨在比較有無接種疫苗對感染發生率的影響,亦即評估疫苗的保護效力(efficacy),而且大多需要二、三年的後續追朘,才算完成第三期試驗。目前國外獲得緊急授權使用的新冠疫苗,都沒有完成第三期試驗,而是根據期中報告緊急授權。日後這種對照式的保護效力評估將逐漸不可行,因為在有可用疫苗的情形下,使用安慰劑會有研究倫理的疑慮,而且會拖慢研發速度以致於緩不濟急。世界衛生組織與疫苗廠因此都有訂定保護性抗體標準的計畫,以讓此後的新冠疫苗無須對照研究即可獲得授權。在還沒有這種抗體標準之前,韓國與英國都有讓新冠疫苗跟目前已授權疫苗做免疫橋接(immune bridging)的比較,如果新疫苗的抗體生成性不亞於舊疫苗,就可以獲得緊急授權。未來新冠疫苗將難以在兒童做大規模人體試驗,所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也建議新冠疫苗可以用免疫橋接的方式,讓兒童的抗體生成性與成人相比,以做為授權的依據。國產疫苗計畫利用免疫橋接方式緊急授權,符合國際的共識。

8.國產疫苗不進行第三期的對照研究將無法獲得國際認證?

獲得緊急授權以後,國產疫苗未來將嘗試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中的對照式研究,並在上市後追蹤上市後疫苗在真實世界的保護效益(effectiveness)。後者的作法之一是在大量使用後,分析新冠感染者的疫苗史,可以用個案對照的方式評估不同疫苗在同一族群保護力的差異。此外,未來將可能會制定國際通用的保護性抗體標準,也會有愈來愈多新冠疫苗根據免疫橋接來獲得認證。所以未來的發展,即使沒有做第三期對照研究的新冠疫苗,都可能在未來陸續獲得國際認證。

9疫苗接種率要到60%~70%以上才會有群體免疫?

流行病學專家根據新冠病毒的傳染力,推論新冠疫苗接種率必須達60%~70%才會出現群體免疫。其實,只要有人接種疫苗,就會有群體免疫效果,只是少數人接種疫苗的效果很微弱。這是因為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不但可保護免於得到病毒感染,也會讓病毒接觸者不會變成傳播病毒的媒介,這樣就形成沒打疫苗的人也受到保護的群體免疫。疫苗接種率不高時,群體免疫效果不彰,沒辦法讓疫情曲線下降。流行病學模式推估的是當疫苗接種率達60%~70%以上時,一位感染者平均會傳染病毒給不到一個人。此時疫情曲線就會下降,亦即達到「高度」群體免疫的效果。實際上,一些疫苗接種率達到30%~40%以上的國家,就出現「高度」群體免疫讓疫情下降的現象。這是因為疫苗接種固然會有群體免疫效果,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也同樣有效。國外的這些經驗顯示,持續防疫作為,再加上疫苗接種率達30%~40%以上,可能就會有「高度」群體免疫的效果。

10.大家都打疫苗就有群體免疫,自己不一定要打疫苗?

如果一個國家達到「高度」群體免疫,固然在短時間之內,沒打疫苗的人不會有感染的風險。但是新冠病毒未來將永遠存在這世界,國際間人員的流動隨時會帶病毒進來。因為有「高度」群體免疫,所以理論上這種滲透進來的病毒不會造成大規模疫情,只會有一些小規模群聚感染。對於沒有接種疫苗者,隨時都有接觸到新冠病毒的機會。沒有免疫力的人感染新冠病毒,都會有將近兩成重症,加上2%~4%死亡率。所以,所有人都需要接種新冠疫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打疫苗前後要喝水? 李秉穎醫師破解新冠疫苗十大迷思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