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陽翼先進科技公司日前與中央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預計2023年參與國際登陸月球任務。這是國內首次產學合作,挑戰1,000公里以上的深太空飛行。背後推手陽翼執行長張懷謙表示,「台灣未來,就在深太空。」歡迎更多產業與學研單位加入,透過此次登陸月球的驗證,獲取第一手珍貴數據,讓台灣能夠在國際深太空資源開發中搶佔關鍵地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懷謙是台中子弟,三歲時偶然看見電視上播出太空梭畫面後,就立志要成為太空人。後來自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畢業,赴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工學碩士,主修太空建築,也因此接觸不少太空計畫,包括特別專注在太空居住空間的研究。
張懷謙在日本待了8年,2015年回台灣工作,繼續選擇成為推動科普教育的太空建築家。三年多前,他創立了陽翼先進科技公司,是國內少數提供衛星發射、火箭仲介、太空飛行驗證與實驗、以及太空建築設計為主的商業服務公司,目前擔任台灣太空產業發展協會監事。
張懷謙說,陽翼是今年1月把國家太空中心的飛鼠號立方衛星發射升空的發射服務公司,因為長期與國際登月任務組織緊密合作,便積極促成台灣登月國家隊的組建,中央大學率先加入,雙方在日前宣布締結合作備忘錄,成為國家隊先鋒,預計在2023年參與國際登陸月球任務。
屆時,將對台灣的科學酬載儀器在繞行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深太空輻射,以及登陸月球之後實際運作進行驗證。這是台灣首次產學合作,挑戰1,000公里以上的深太空飛行,更是台灣第一次把自行研發的產品在月球表面進行實測。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懷謙說,無論是以美國為首的阿提米斯計畫,或是由中國與俄國聯合的另一股勢力,都宣示要讓人類最遲在2024年重返月球並建立長期基地。這也揭示了今後10年將是太空資源競爭,以及地球與月球經濟生態圈形成的關鍵時間。
「千百年來,月球在人類藝術乃至信仰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張懷謙說,「然而,從現在開始的十年、二十年,月球更將成為維繫人類文明與經濟發展的關鍵。」在這樣的時代洪流中,他深信,台灣的未來,就在深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