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疫苗接種率低要小心!印度變種病毒傳播力強、更易致病

▲美國醫學專家警告,印度變種病毒傳播能力更強,許多初步研究也認為變種病毒致病率更高,疫苗接種率較低的國家要更加小心。(圖/翻攝自 Pixabay)
要聞國際中心林孝萱/綜合報導-2021-05-27 11:53:25
澳門昨(26)日通報發現首例感染印度新冠肺炎(COVID-19)變種病毒的個案,且該個案曾經在本月19日於桃園國際機場,搭乘長榮航空抵達澳門。印度變種病毒是近期該國境內確診病例不斷飆升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前將其定為「令人擔憂的變種(病毒)」,不僅傳播力更強,感染後引發的症狀也更為嚴重,呼籲各界嚴加防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外媒報導,印度變種病毒被稱為「B.1.617 (2)」,最早在去年10月被發現。B.1.617為「雙變種病毒」帶有2個突變,一個和美國加州發現的變種相同,能讓病毒的傳播能力提升20%;另一個則是與巴西、南非變種病毒的突變相同,有助於病毒逃過免疫系統的抗體。

生物學開放獲取預印本的資料庫《BioRxiv》分析研究指出,B.1.617的棘狀蛋白共有8處變異,讓它更容易逃脫人體的免疫機制。對小型動物研究過程中也發現,感染後肺部的發炎情形相比較為嚴重,代表變種病毒更容易導致肺炎重症。另一個研究報告發現,B.1.617能一定程度上抵抗單株抗體療法「Bamlanivimab」的效果,且有能力避開疫苗接種產生的抗體,同時,B.1.617和原病毒株相比,能更輕易的進入人體的腸道和肺部細胞,使得病情更加難纏。

▲因新冠病毒是 RNA 病毒突變速度,印度擁有大量人口,人口密度又高,成為產生變種病毒的溫床。(圖/研之有物)
英國公共健康機構(Public Health England)研究初步推測,與當地發現的變種病毒「B.1.1.7」相比,B.1.617的傳播力強上50%,而現今主要的新冠疫苗:輝瑞(Pidzer-BioNTech)、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都能夠有效對抗B.1.617。

愛丁堡大學的岡特(Eleanor Gaunt)博士表示,在B.1.617的棘狀蛋白有幾個突變值關注。L452R能夠增強新冠病毒結合與宿主細胞結合的能力;而印度變種病毒與其他相近的變異株相比,缺少了2個氨基酸(157-158),這可能影響疫苗、藥物治療的成效,氨基酸的變化也與傳播能力有關,例如巴西流行的變種病毒(P1)就是因此有更強的傳播力。

印度今年初疫情一度趨緩,從最高峰單日新增9萬例跌至單日新增約1萬例,且大多為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印度政府志得意滿的宣布「消滅了病毒」,然而B.1.617正在各地擴散。3、4月起,印度開始舉辦「大壺節」(Kumbh Mela)、選舉活動,使得疫情急遽升溫,5月單日確診病例突破40萬例,連帶影響到附近的尼泊爾,現今至少53個國家、地區都發現了印度變種病毒感染者。

▲印度疫情5月單日確診病例突破40萬例,近日下降至24萬例。嚴重的疫情導致當地醫院、火葬場都不堪負荷。(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史丹佛大學醫學教授巴塔查里亞(Jay Bhattacharya)表示,病毒產生突變是很常見的事,大多時候這些突變並不會改變特性,甚至可能弱化病毒,然而印度變種病毒很明顯的發展出更強的傳播能力,這對於疫苗接種率較低的國家來說是一大威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澳門發現的印度變種病毒感染者曾在桃園機場轉機,令外界擔憂變種病毒是否已侵入台灣?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早前表示,從印度返台班機等人流中,確實偵測到印度相關病毒株,至少3株從境外輸入,不過沒有造成國內疑慮。張上淳提醒,病毒變種不一定會影響傳播力或是疫苗效果,實際情況都需要持續監測。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