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量能挺得住?醫喊「1關鍵」 曝國際這樣看台灣

▲指揮中心昨(22)日公布,有400例「校正回歸」新增在過去6天,引發熱議。對此,姜冠宇醫師在臉書直言「這周真的是台灣狂風暴雨的一周」,他更曝光「國際上在這一周以來是怎麼看我們的?」(圖/翻攝自姜冠宇醫師臉書)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2021-05-23 11:08:12

指揮中心昨(22)日除了公布本土病例新增321例外,更指出有400例「校正回歸」新增在過去6天,而「校正回歸」4字一出,網路上立刻掀起各種酸言酸語。對此,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直言「這周真的是台灣狂風暴雨的一周」,他更曝光「國際上在這一周以來是怎麼看我們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姜冠宇在臉書發文表示,這周真的是台灣狂風暴雨的一周,他也經歷剝皮寮快篩站,到醫院全面降載轉為COVID專責病房的過程,不過,他認為「目前無論是否有校正回歸,重點是現在的每天確診新案例數,我們有承接的量能才是關鍵。」他接著提到,「先前我講過10+3的二採陰才解隔出院的原則,但是每個病人都10+3,這樣下去我們的死亡率可能是會提升的...說真的,現在設立檢疫所和各醫院急診快篩站之後,需要專責照護需求的病患浮現、大增。」

▲姜冠宇表示,以PCR為主,且回溯滿10天的定義,CT值大於等於30者,不須採即可滿10日解隔,這樣就能增加翻床率,讓症狀更嚴重的比較不會被輕症給卡床了。(圖/翻攝自姜冠宇醫師臉書)
▲指揮中心昨(22)日除了公布新增321例本土確診個案外,更指出有400例「校正回歸」新增在過去6天。(圖/指揮中心提供)

姜冠宇接著說,「輕症的病人,如果當初PCR核酸檢測的Ct值夠高(大於等於30),其實就不須二採,觀察滿10日即可出院,又以PCR為主,並且回溯滿10天的定義,嚴格拉發病日為起始日,而非採檢日,就是開始發生不舒服、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的那天,不要感覺這沒什麼,因為輕症比例較多,這樣就可以增加翻床率,讓症狀更嚴重的比較不會被輕症給卡床了。

而與此同時,國際上,在這一周以來是如何看台灣的呢?姜冠宇透露,資料新聞作家Katharina Buchholz是這樣說的,「對於大多數國家政府來說,一天之內僅有有200-300例新病例聽起來像是個好消息,但對於台灣而言,這一數字引發了迄今為止對最嚴格措施。電影院和其他娛樂場所被命令關閉,而聚會僅限於室內最多五人,戶外最多十人。以前台灣的每日記錄從未超過35例。台灣人在2020年整個享有著沒有病毒、相對正常的生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Katharina Buchholz也談及,「有些國家與台灣些許類似,前陣子才擺脫了冠狀病毒的爆發,但突然病例數上升到異常高的水平。越南在2020年每天記錄不到50例,而在近日又發生了近300例新感染;泰國是另一個被視為COVID-19模範生的國家,在去年5月至11月之間幾乎沒有記錄,在12月至2月之間發生一小段浪潮,一天可超過1000例。當前的感染浪潮更加凶猛,該國創下了單日近4900例的新記錄;寮國的情況也很相似。」他直言「大家說同島一命,其實我覺得鄰近國家也都是互相接地氣。」(編輯:許苡晴)

▲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直言「這周真的是台灣狂風暴雨的一周」,他更曝光「國際上在這一周以來是怎麼看我們的?」(圖/翻攝自姜冠宇醫師臉書)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