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用旁白口述舞蹈動作,以聽覺取代或輔助視覺,是視障者欣賞舞蹈表演的方式。日前舞蹈製作團隊「可揚與他的快樂夥伴」,在台北市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菁霖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補助下,公開首映舞作口述影像《我們清醒,於是反抗世界的無窮反覆》,邀請明眼觀眾與視障者一同體驗,推展文化平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舞作口述影像策劃者張可揚分享,文化平權的目的,是想辦法降低表演藝術、展覽等作品的接觸門檻,讓視障、聽障、身障者等不同族群的人,都能用更輕易的方式接觸、欣賞。
邀視障者進行身體工作坊 回饋口述內容
《我們清醒,於是反抗世界的無窮反覆》文化平權版的製作,先是與五名視障夥伴進行4次身體工作坊,讓他們親身體驗舞蹈動態的同時,也回饋調整口述內容的撰稿,降低動作與口述的誤差。
參與本次製作的視障夥伴朱先生在放映結束後分享心得表示,當舞者在做動作時,口述描述或許只是簡單幾個字「跌落了」,但對於如何「跌落了」不太有概念。工作坊中,團隊帶著視障者一起體驗舞作中所謂的「跌落」,建構舞蹈的身體動態感知,對舞蹈零經驗的他而言,更有助於理解口述中的肢體流動狀態。
另一位視障夥伴張先生補充,參與工作坊先體驗舞作的動作,在放映會時再次聽到口述內容時,能很快對口述內容及舞蹈動作有所連接。而這次活動讓他真正了解到,原來舞台上發生的事情,其實透過口述影像的方式也讓視障者也能欣賞體驗。
「一秒鐘口述的上限就是四個字,很多動作細節就是流失在這樣的時間限制裡面。」舞作口述影像撰稿人王昱程提到舞蹈口述影像的挑戰性,撰稿時最難做的事情就是要在口述稿中顧及整個劇場的場景、舞者動作到身體運行及動作的方式,這些都是創作者在編撰口述內容時盡可能兼顧的範疇。
橘子是管狀視野視障者,眼裡看到的畫面就像透過吸管看出去,視野範圍窄小而有限,視力僅有0.1。透過舞作的口述影像,她能更全面地欣賞舞蹈藝術。初次觀賞舞作口述影像後,她表示,以往在看這類舞蹈表演時,很難看清舞台上發生的事,例如舞台布幕若設計黑色門及黑色的洞,因顏色相近,很難辨識出兩者差異,又如舞者舉手抬腳的動作,因為自己視覺範圍較狹窄,往往很難理解,透過口述影像的輔助,更能全面地欣賞舞作。
舞蹈口述求客觀 撰稿要雙向交流
張可揚表示,視障者需要的舞蹈口述影像僅是客觀的描述,讓欣賞者能有自己的解讀空間。而這次製作想探討的文化平權,並非是創作者單方面決定,而是與視障者討論交流出身體動作與口述影像的關係。
口述影像放映訊息
可揚與他的快樂夥伴將在5/22及5/23進行第二場與第三場次舞作口述影像放映。因疫情升溫,相關放映活動請持續鎖定該團粉專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把舞蹈說給你聽! 推「文化平權」視障者看舞用「聽」的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