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雷劇評,先提醒一下,請斟酌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驚世駭俗,匪夷所思,對於喜歡驚悚犯罪劇的劇迷來說,《窺探》不折不扣是場坐立不安又欲罷不能的折磨,不論劇情的錯綜複雜,或者感官刺激的推陳出新,都算老實不客氣地打造出了最豪橫的最新天花板。這不只是燒腦劇,簡直是虐腦劇,節奏電光石火,快得不可思議,才一下下沒屏氣凝神,一眨眼就險些跟不上,一個連續殺人魔整齣戲就夠忙了,這裡居然滿滿當當端上來三個,三條線密合成鋪天蓋地的犯罪宇宙,一個又一個冒出來的屍體,一個趕著一個登場的角色,看得人一口氣喘不上來,卻又捨不得不看。
韓國的「刑偵劇」十幾年來走出了迥異於好萊塢「辦案劇」的獨特路線,視覺逼仄的壓迫氛圍、光影營造的強勢「代入感」、犯罪者弔詭森冷的心理挖掘…種種特色,老早已經開闢出了一個無法類比的類型空間,《Voice》系列、《Signal》系列、《隧道》…,無一不是經典。《窺探》從「基因學」的假設煞有其事地論證「歷史有名的連續殺人狂,都有著基因變異的同質缺陷」,而導出「如果能在這個基因變異的殺人魔未出生之前就被檢測出來,便可以阻止未來極可能發生的那些罪惡」,重新啟動了又一個劇情發想的嶄新路線。安在旭、權華煥兩代殺人魔,血液裡都有這個基因,分別主導了牽連既深又廣的連串詭譎殺人案,「殺人基因的胎兒是否沒有出生的權利?」、「殺人的先天宿命是否無可逆轉?」在整齣戲最開始就奠立了一個劇情張力無與倫比的思維鋪墊,安在旭入獄二十幾年都還認為自己「沒有什麼需要贖罪」,權華煥手上殺的是「人」心裡認定自己毀的是「神」,不但完成了在同類劇型範疇眼界大開的角色人設,也讓事件跟事件人物跟人物間的牽絲絆葛、關係發酵都出現了始料未及的繁複激盪,是一個具備「系列延伸」重量的「哏」,更不可思議地對觀眾投下了「黏著度」驚人的磁吸效應,不看便罷,一看無法自拔。
韓劇的創作能量驚人,讓人歎為觀止的題材發想並不罕見(雖然也有很多天馬行空到最後自己圓不回來的尷尬案例,例如《W:兩個世界》,或者開頭石破天驚最後無以為繼的爛尾劇,例如《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窺探》難得地以工整的「五幕劇」結構(懸念鋪墊『篇幅前1/5』,懸念張力最高點『篇幅前1/3』,第一個懸念解答『篇幅前1/2左右』,進入第二個懸念轉折『篇幅前2/3左右』,真相大白『結局』;接近所謂的「好萊塢類型電影之黃金比例」),始終緊緊維持著劇情走向的「劇力萬鈞,高潮迭起」。
「人頭獵手連續殺人案」、「十字架連續殺人案」、「繩結連續殺人案」三個鮮血淋漓又怵目驚心的主體軸線,以無懈可擊的說故事功力啣接、交錯,在毫無冗拍贅拍的節奏裡峰迴路轉環環相扣,越往下看,越發現這三條線甚至隱隱還具備了互為表裡、互為因果的閱讀趣味,反轉不是單純的反轉,懸念不是單向的懸念,抽絲剝繭的演變也不是遵循著唯一的進程邏輯。最早發生的「人頭獵手案」,卻到了戲的後半才讓安在旭「砍人頭」的實際原因真相大白,大刀闊斧的處理不只是「神翻轉」這麼簡單,一舉將支撐了前六七集的「犯罪基因」戲哏又推進到「大腦移植」的另一個更陰森更神秘的基調設定,解答了原先被誤判的謎,也引爆了更超乎尋常想像範圍的謎團(李昇基被移植的「殺人基因」的腦,究竟會把他的人格和命運帶往哪裡去?)再如劇中的人物眾多,卻幾乎每個角色都潛藏著幽微莫測的秘密(關鍵女主角,探案時事節目製作人崔洪珠,貌似跟三條殺人軸線的許多人都有牽連,但演到現在第10集了,卻還沒有完全披露)這種智商遙遙領先觀眾的編劇功力(誰都在猜誰才是兇手,絞盡腦汁,全沒把握),也正是這齣戲讓人正襟危坐卻又如癡如醉的最大功臣。
把《窺探》當成爽劇來看是不對的,雖然觀眾看戲時而被拋起時而被擲下地像坐過山車一樣刺激,但應該可以清楚領略故事主題在「善VS.惡」辯證上的著墨與用心。三個殺人魔,安在旭在腦神經醫學的領域尋求「主宰人類未來」的可能(他把被他砍頭的人當作實驗對象,不當作人);權華煥的殺人,是要嘲諷上帝加諸人類惡行框架的「七宗罪」;禹律師殺女人,是因為她們「品行不端,不愛惜自己」,他只是代上帝懲處;三種犯罪心理,一個自視為神,一個謗神,一個侍神。再如另一個男主角李熙俊飾演的瘋狗刑警高武治,想方設法想要犯下重罪被關進監獄去殺安在旭為家人報仇,都分別從醫學(科學)、宗教、法律這些崇高的人類文明的制高點,在審視著「善」與「惡」分別的定義,藉由角色的行為,以及人物在這些案件中的主動與被動,舉重若輕卻筆觸辛辣地不斷提出探索與激辯,非常發人深省,更是看這齣戲時值得認真推敲的另一大看點。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