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從蝴蝶幻化為蘭 鋼琴家盧佳慧跨界創作譜出新趨勢

▲鋼琴家盧佳慧近年以新媒體跨界創作於樂壇大放異彩,新作〈蝴蝶蘭〉更榮獲2021年洛杉磯電影獎最佳聲音設計類榮譽獎項。(圖/記者林調遜攝)
記者黃仁杰/專題報導-2021-04-23 17:00:00
鋼琴家盧佳慧近年以新媒體跨界創作於樂壇大放異彩,2020年新作〈蝴蝶蘭Butterfly Orchid〉結合畫家江賢二的畫作,以多媒體方式展演,絢麗奪目的光影搭配精湛的演奏技巧,訴說著〈蝴蝶蘭〉背後所隱藏著一段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之餘,也是盧佳慧送給自己的母親,知名鋼琴家、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的生日禮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曲榮獲2021年洛杉磯電影獎(Los Angeles Film Award)最佳聲音設計類榮譽獎項與紐約電影獎(New York Film Awards)最佳動畫獎、最佳歌曲獎、最佳MV獎等四獎項。

盧佳慧的蝴蝶夢 誕生一朵為愛所變蘭花

《蝴蝶蘭》的作曲靈感來自於盧佳慧第一次在蘭花園裡看到的蛾型文心蘭,鮮黃色滾上橘邊的花瓣令她一見鐘情,「就好像一個在跳舞的精靈!」那天晚上她做了一個夢,一隻蝴蝶要被做成標本的時候,被一位植物學家拯救,蝴蝶便向萬物之神祈求化為人形報恩。

幻化為女兒身後的蝴蝶雖用情甚深,但植物學家仍深愛著已逝的情人,帶著情傷苦於鑽研培育獨一無二的蘭花品種。於是,蝴蝶再求萬物之神,將她變幻為世界上最獨特的蝴蝶蘭,植物學家也為蝴蝶蘭傾心,日日對她訴說心事,蝴蝶終於如償夙願。

▲〈蝴蝶蘭〉結合畫家江賢二的畫作,以多媒體方式展演,背後所隱藏著一段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之餘,也是盧佳慧送給母親陳郁秀的生日禮物(圖/翻攝自盧佳慧Youtube)
「我覺得她是一隻為情所困、為愛所變的蝴蝶。」盧佳慧這樣形容夢中的蝴蝶,就如同現實生活中的母親陳郁秀,從一個單純的鋼琴家,為了因白色恐怖而受難的丈夫盧修一,必須挺起腰桿、照料整個家庭,而後入閣參政,一路成為公廣集團董事長,不斷的蛻變、幻化,「就像那隻蝴蝶一樣。」這曲《蝴蝶蘭》就這樣誕生了。

蝴蝶化為蘭 盧佳慧的變形記

然而,這朵「蝴蝶蘭」開來不易。盧佳慧自己也如同她夢裡的蝴蝶一樣,在音樂這條路上,犧牲了許多童年玩樂時光,在辛勤的苦練下也在音樂界展露頭角,但她並沒有因此滿足,反而選擇嘗試更多挑戰。

決心走上音樂路後,盧佳慧並不只讓鋼琴演奏成為梏桎,反而藉由鋼琴幻化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2013年首張鋼琴專輯「舞.魅.琴」,以探戈、卡門為主軸,為了鍛鍊強健的體魄,盧佳慧學習舞蹈,在舞蹈中的受挫與成就,讓自己節奏感與聽覺更加敏銳,演奏更有靈感。

▲盧佳慧在辛勤的苦練下也在音樂界展露頭角,但她反而選擇嘗試更多挑戰。(圖/記者林調遜攝)
而2016年9月的獨奏會「夢鍵愛琴」上,她結合了多媒體藝術,揉合抽象的音樂與江賢二的60幅畫作,分解、排列、重組,讓兩者相輔相成彼此又不喧賓奪主,搭配演奏的情感張力、視覺動畫的展現,打造一場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奏會。

現在的盧佳慧早已成為能獨當一面的鋼琴家,在音樂領域中走出屬於自己的風格,更致力於作曲和跨界,從表演家晉升為創作者。

在跨界中悟道 盧佳慧盼開展台灣文化數位創新

創作的不易在於必須要無中生有,跨界創作更是困難重重。「身為鋼琴家的我,現場演出的速度和力道每一次都不同,要如何讓每首曲子的段落和呼吸點,與視覺動畫作品同步進行、轉換及契合?」這是盧佳慧常思考的一件事。

雖然現實與想像差距甚遠,在跨界創作的路途中也屢屢挫敗,但在這過程中,令她訝異與驚喜的是,「這(指跨界創作)其中的奧祕及訣竅,其實與音樂主題設計、發展變化、橋段規劃、調性轉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透過不斷地實驗、創作,盧佳慧悟出了藝術的共通性,將台灣傳統藝術開展出不同風貌,創新、轉換成了她奮鬥的目標。(圖/記者林調遜攝)
透過不斷地實驗、創作,盧佳慧悟出了藝術的共通性,肉身外相截然不同,但靈魂本質卻始終如一,也讓她在繼承了致力於本土藝文推廣保存的白鷺鷥基金會後,將台灣傳統藝術開展出不同風貌,創新、轉換成了她奮鬥的目標,「傳統藝術面臨瓶頸,即便仍有永存不敗的地位,也還是需更多的轉型與包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代在變,基金會也得不停轉型,日新月異的科技,帶給藝術創作更多可能性,包括我在內,也需不斷跟進。」盧佳慧自許能成為有力的後浪、文化的推手,她從表演藝術與科技結合中看到新趨勢,因此努力結合藝術、表演和科技等跨界多元創作,期盼藉由國際性的公益展,能讓更多人看見,從台灣的土地開出那朵獨一無二的蝴蝶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