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事故造成嚴重傷亡,台鐵「公司化」議題再掀討論熱潮,期待利用市場機制提升經營模式,但是由於台鐵虧損4千億,導致民間團體投資吸引力降低,且多年來台鐵工會更採取強烈反對的態度,造成台鐵邁向公司化的極大阻力﹔日本、韓國、德國都有公司化的經歷,且本業之外的結盟,值得台鐵參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鐵的負債共有4093億元,但以台鐵現有8327億元資產去評估,應無須再由政府編列預算支應,但是公司化首要面對人事改組,台鐵員工是公務員身份,人事成本極高,台鐵退撫金每年支出40億元,皆是向銀行借貸,若未來公司化後,能減少台鐵沈重的負擔。
日本國有鐵道因國人搭乘率下降、低票價等因素,累積37兆日圓的債務,所以日本1987年就決心將國鐵轉變為民營化,日本鐵路民營化後,就以營利為主要目標,許多虧損的路線停駛、活化周邊蓋商場、熱門地段設站經營不動產,再加上政府資金介入、調漲票價後,解決鉅額虧損。
南韓也曾面臨巨大債務問題,在1990年走上改革之路,經歷15年後才在2005年正式公司化,韓鐵公司化以區分「鐵道設施」部門及「運輸營運」部門,韓國鐵道設施公團負責鐵道設施的基礎建設,運輸經營權則交由韓國鐵道公社,但是韓鐵公司化後前十年營收處於下滑趨勢,直到2014年才開始正成長。
德國鐵路面對公司化,也經歷16次改革,由政府承擔原東、西德國鐵全部負債,爾後德國國營鐵路公司接受中央與地方政府委託承攬興建、營運大型樞紐車站與設施,同時經營物流、網路以及地區轉運巴士等事業,德鐵財務營收方面7成是附屬事業,而鐵道運輸本業僅占3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德國的轉型的經驗,都可以看出有加強,本業之外的結盟,南韓的分層營運經驗都值得台鐵參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