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至今持續在全世界各地蔓延,台灣過去一年的防疫措施和成果備受國際社會肯定,但外媒駐台記者認為,台灣政府不應沈溺於防疫成功的自滿中,更要處理近在眼前的中國威脅等國防、經濟議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駐台記者希爾頓(Hilton Yip)昨(5)日於美國學術期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發表文章「台灣疫情上的成功是令人擔憂的自滿」指出,在全球飽受疫情所苦的情況下,台灣還能夠維持正常生活、與帛琉合作「旅遊泡泡」;同時,去年經濟成長率為2.8%。今年上看4%,確實非常了不起。
即使地理上非常鄰近中國,台灣政府優秀的決策讓境內確診病例至今累計不到1100例、僅10死,台灣人確實有理由感到驕傲,甚至有些自滿。但是安逸的生活讓大家忽略疫情之外的重要議題,例如最明顯的: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威脅。
中國近幾年不斷擴張海軍,增加登陸艇、航母,並在台灣周遭頻繁進行軍演。早前美國印太司令提名人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就呼應現任印太司令戴維森(Phillip Davidson)的看法:中國將在未來6年內中國入侵台灣,警告實際上問題可能比大多數人想得更加緊迫。
美國與日本近期對台灣議題表達關切,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尋求國際盟友,例如澳洲等國的支持;然而台灣內部看起卻沒有危機意識。最近F-5戰機擦撞、F-16失聯等意外彰顯了這些問題,台灣方面宣布,共機進入防空識別區(ADIZ)將不再出動空軍改用導彈系統追蹤。
希爾頓(Hilton Yip)指出,雖然美國近幾年批准幾個重要的對台軍售,同時,台灣大眾與許多美國政治人物都期望當中國犯台時,美軍會提供援助。然而,如果台灣必須要展現捍衛自由的決心,華盛頓才有可能真的伸出援手。
目前台灣國防實力,與中國存在很大的差距,包括在戰艦、飛機、潛艇、士兵的數量上。台灣必須要加強大眾的國防知識,待到衝突發生的那一天,民眾必須有能力支援台軍、抵抗外敵。但現在台灣政府不願意拉長兵役時間,相比韓國、新加坡20個月的役期,4個月明顯不足。此外,台灣國防部宣布2022年改革後備教召,但涉及的人數僅是全體77萬人中的3千人。
除了軍事威脅,台灣的經濟過度仰賴中國也是個問題。早前中國以檢驗不合格為由禁止進口台灣鳳梨,引起軒然大波,雖然最後台灣民眾力挺果農,澳洲和日本也下了訂單,但事件凸顯台灣95%的鳳梨仰賴中國(含香港)市場的危險性,根據2019年的統計中國(含香港)的進口額佔整體貿易額的30%以上。
台灣去年經濟因為半導體需求大增表現出色,台積電(TSMC)就佔全球代工廠總值逾50%,汽車晶片短缺更凸顯台灣在產業鏈上的重要角色。但《外交政策》指出,有鑒於台海局勢緊張,美國、日本都意識到必須建立新的供應鏈,以免過度依賴台灣。英特爾(Intel)最近宣布將在美國建立2的晶片工廠和代工部門,勢必會與台積電一同競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交政策》評論,在防疫成果出色的同時,台灣也必須有危機意識,避免經濟過度依賴中國,推動產業多元化,還有改善水電供應、人才與勞力短缺等問題。台灣在處理新冠疫情上值得稱讚,但政府不能沈溺在這個成功之中。